与某人启
2025年10月20日
与某人启[8]
安中蒙示以唐告、元祐书帖,唯谢获此奇观。
适在海山,展读数遍,顿觉天池收波,云物改色。其欣快可胜言哉!固愿永以数字自托。
门下而笔墨不精,后困人事,且压以重名,终难措手,只欲得一等高下纸四五幅携去,前谢纳来也。预妮不工耳。
安中再拜
南京博物院藏品
[1]原文有两则《贺郑枢密启》。为示区别,特加标“之一”“之二”。
[2]侯:原文脱漏。据文中“真吾齐鲁之儒”“顷居宪府”“比长地官”之语,该枢密当为侯蒙。侯蒙(1054—1121),北宋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字元功。元丰八年(1085)举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户部尚书等职。大观四年(1110),为同知枢密院事。其后,迁尚书左丞。政和六年(1116),拜中书侍郎。次年,受蔡京排挤,以资政殿学士出知亳州。宣和三年(1121),上书建议招降宋江,使讨方腊。命知东平府,未及赴任而卒。追谥文穆。
[3]却:原文误作“欲”。据上下文意,此字当为“却(却)”。据理改之。
[4]比:原文脱漏。此据乾隆翰林院抄本补出。
[5]原文此处有一后人批语:“宰相用此。”
[6]原文此处有一后人批语:“两府用此。”
[7]棠讼:原文误作“裳讼”。棠讼乃甘棠、狱讼之意,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8]与某人启:南京博物院藏品原名为《跋唐人诰命残卷》。此不当为跋,乃为启,故改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