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云中论契丹事状札子

奉使云中论契丹事状札子

臣使云中,道涿、幽、妫、蔚,爱其形胜,每私自叹息,恨其为敌国有。自石晋以十六州赂契丹,凡汉唐所以御敌国者,反为彼用,非契丹实强,中国乱也。我失其地而累朝不能复,以天下之大而栗焉。尝忧寇盗之至,非特人谋弱,亦地形然也。

《东都事略》卷一二四《附录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礼无:原文作“体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作“礼先”,《五礼通考》卷二五四、《仪礼集编》卷二三均作“礼无”。根据上下文意判断,“礼无”为是。据此而改之。

[2]余:此字原缺。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补出。

[3]每:原文误作“再”。今据《宋会要辑稿》礼三之22、《文献通考》卷七一、《文昌杂录》卷四改正。

[4]之:原文缺。此据《文献通考》卷七一、《文昌杂录》卷四改正。

[5]必先景灵宫及太庙:原文作“必先及景灵宫及太庙”。前一“及”字实为衍字。今据《文献通考》卷七一删去。

[6]则因南郊,同时告祭北郊:原文误作“则因南郊回特告祭北郊”。此据《文献通考》卷七一改正。

[7]施行:此二字原文脱漏。据《文献通考》卷七一补。

[8]则:此字原脱。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补。

[9]戎人之计必出于此:原文作“外方计必出此”,料为清人所窜改。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改正。

[10]久在西塞:原文误作“皆在西寨”。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改。

[11]使:此字原缺。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补。

[12]未肯款服:原文仅作“未服”。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补正。

[13]向去:原文误作“向者”。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改。

[14]圣:此字原脱。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六补。

[15]次辅:原文误作“次补”。今据《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改正。

[16]太常、礼部议:原文为“太常礼议”,明显有文字脱漏。今据理补出“部”字。

[17]议:原文作“义”,实误。今据理改之。

[18]此段为李清臣“又奏”,连接在此篇奏议之后,为其补充说明。因其篇幅太短,不宜再别为一篇,又与此篇内容一致,故附于此篇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