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上皇帝表五道
宣麻禁殿,沸舆论于清班;列职宗藩,焕弥文于陋品。莫反已行之命,勉膺不次之恩。
中谢。
伏以汉典疏封,爰重犬牙之制;周诗载咏,式形麟趾之风。而臣素非元轨之无长,敢效陈思而自试?徒借本支之势,宠越众人;欲增盘石之基,威张万国。其委属之诚良厚,而孱陋之质何堪?甚非所以爱之,适足滋其过也。伛偻[19]以受,跼踏而惭。
此盖伏遇太上皇帝陛下,与物为春,付一元于自造;配天施泽,跻万汇于咸苏。况兹公姓之微,宜被宠光之末。臣敢不激昂素节,黾勉后图?虽天地之恩,茫然莫报;而犬马之力,死而后休。
出而就邸,盖循典礼之常;因以加封,乃本眷私之厚。辞章屡上,涣号难收。
中谢。
伏念臣猥以凡资,得逢熙运。素乏间平之誉,仅逃蒋虢之讥。虽有幸以承休,奈无阶而自试。情均草木,徒沾雨露之多;力比蚊虻,但觉丘山[20]之重。宠光下烛,愧汗旁流。
此盖伏遇太上皇帝陛下,既高传位之风,犹轸惇宗之念。致令愚息,曲被圣慈[21]。臣敢不永遵《诗》《礼》之规,尽洗贵骄之气?饮冰食蘖,持以终身;摩顶捐躯,期于报国。
辞莫大之贵,既追二帝之风;涣非常之恩,乃锡万民之福。时惟陋品,亦玷褒章。祗受以还,凌兢失措。
中谢。
伏念臣幸出神灵之系,常亲天日之光。才朽难镌,徒费过庭之训;功微如线,辄叨立社之封。荷宠数之洊临,抚微躬而增惕。汉朝七国,惟夸土地之雄;唐室五王,但纪宴私[22]之盛。载观此典,百倍前闻。
兹盖伏遇太上皇帝陛下,昭至德以齐家,焕多仪而睦族。遂枉不赀之眷,曲加无用之才。臣敢不谨守义方,益勤忠孝?大恩不报,竟[23]同造化之难名;微志何施?愿尽筋骸而后已!
唐虞德盛,诞高揖逊之风;鲁卫恩隆,肇举褒崇之典。靡容愬避,惟积凌兢。
中谢。
伏念臣钟性不灵,赋才无用。拥丘山之福,生长于宸闱;蔑毫发之功,施张于明代。粤自胜衣之日,已蒙锡土之封。岂意睿慈,复增宠数!外领藩维之任,内参鼎席之班。祗受无名,省循[24]增愧。
兹盖伏遇太上皇帝陛下,视禹规而与子,大器有归;体周道以惇宗,至仁无外。遂令孱琐,亦冒休荣。臣敢不谨言动之微,懋义方之训?惟将忠孝,仰答生成!
授天下于元嗣,道德弥隆;被海内以洪恩,乾坤比大。欢声和气,万里一情。
中谢。
臣闻尧禅重华,迫于已老;唐称三主,或出非诚。惟轻天子之权,乃见圣人之度。
恭惟道君太上皇帝陛下,与天同体,以道为心。忧勤二纪之余,退托万机之务。《离》明下烛,实大器之有归;《需》泽旁流,暨遐荒而无间。笃宗庙、朝廷之福,蔼黄童、白叟之歌。
臣久侍轩墀,屡烦鞭策。属有负薪之疾,尚稽解绂之安。虽天子必有尊,当尽钦承之礼;为人臣止于敬,敢忘宣布之勤?
《忠愍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