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蔽策

解蔽策

君子与小人不能偕立于人君之朝,势如水火、寒暑之战薄。然而小人之党胜,十常七八。其故何也?盖由人君好逸而恶劳、乐近而忘远。

夫奸声丽色、奇臭异味、宫室苑囿、狗马弋猎之乐入乎耳、夺乎目,悦乎鼻口、顺乎心腹而便乎身体居处,皆其早暮之所安,于人君而最近,固已乐为者矣。而小人之道,模揣其意,曰:“吾君德过尧舜,基业安于泰山矣。此不足以为害。”言道而入于恶,若决江河而下注于万仞之渊。故小人之说易行,而其党多胜。

君子则不然。直欲人君屈已以事仁义,闲情欲而狥天下之民。宴安之娱,人君之所喜为者也。而辄争之曰:“是不可过为。过为,必且亡国!”忧勤恭俭,昧旦而朝、日旰而食、夜分而寐,人君之所厌者也。而辄强之曰:“是不可不为。苟不能此,必且亡国!”其事最劳。而危亡祸乱之形,方且藏于茫昧微冥之中,其最远而未易见。故君子之道难行,多不见纳于人君,而常为小人之所胜。

惟至明极断之主,卓然有立而不惑,乃能斥已之所乐而忧天下,杜一时之欲而善后世,不使小人胜乎君子。其余莫不沉酣。渐渍欲长,及成横流溃裂,祸及海内,然后归之于天。曰:“非我也。此阳九百六之数使之然也。”可不为之悲哉!

夫中君以上,其心亦莫不愿治而恶危亡,知君子之可用以为治矣。然而,用小人至于乱亡者,前后相望也。幸而君子用矣,又不能亲信终始之,使就其业。不幸而小人用矣,或心知其非,而不能果决除去。浸淫留连,乱亡而后已。此其故又何也?

常以为人君之蔽有二:一曰不明,二曰多欲。指真为伪、指伪为真,是不明也。不忍去佞臣,恐失其所欲;不肯用正人,恐妨已之所欲。是多欲也。唐德宗曰:“天下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此不明者也。明皇用韩休为相,宫中淫乐稍过其节,必问左右:“韩休知否?”言毕而谏疏辄至。尝把镜不乐,或曰:“自韩休为相,陛下无一日之欢。何不逐去?而戚戚如是!”曰:“吾面虽瘦,天下必肥。”然终亦罢韩休而用国忠、林甫。此多欲者也。

不明之蔽,其恶小;多欲之蔽,其恶大。不明之蔽,天资不足而不知所以为,故曰其恶小。多欲之蔽,知善而弗为,故曰其恶大。以不明之蔽任小人,天下怨之,怨在于小人而及于君。以多欲之蔽任小人,天下怨之,怨在于君而及乎小人。为蔽不同,而为祸有先后,其乱天下一也。人君寡欲而惟明,君子胜而天下自治矣。

《宋文选》卷二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