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寮诗》序
2025年10月20日
《初寮诗》序
始余居乡,得大父时寓学精舍,丛书读之。外故不到,专典圣贤晤对。至以子事暮归,便觉怅然。
中山,北州一都会。酒美歌舞妙,仕宦之豪剧饮颠倒,率在僧舍。自予之往,皆徙他所。而高人胜士,讲论道理、商略文字者,可识履声。桑门道人熏炉茗盌,亦作林壑风气。以是知余,它日未邃忘此。
居数月,辄去随宦台山。监临子弟,当深居复关,以遮干请。乃治室西斋之后,名之曰“初寮”。
甚矣!初斋之不若余寓舍也。块乎深山之中,论师取友之无乡。年已往而学不加进,有足概乎余心者,故数记曩所作诗以自警发。虽然,嗒然一室之内,警欬道断,八窗风生,则今之隐几者尚非耶!骛乎众人之所不驰,弭节乎物之初者其几是耶!呜呼,短上古于一瞬,弮无穷以为邻,风床波楫之不停。此枕晏然,竽籁并奏。不知何时,已而堕啄吾地。则夫初寮之游,不既休乎?因次旧题寓舍韵,作《初寮诗》。
《永乐大典》卷九〇九,中华书局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