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官策下
王者各有所贵。尧舜贵道德,夏贵功,商贵老,周贵同姓,秦贵法吏,西汉贵才谋,东汉贵经术,魏贵文章,晋贵名理,周、隋贵氏族,所贵皆不同。观其所贵,则知其治体之优劣。然最无谓者,其氏族乎?非便国家也,非利天下也,非本教化也,惟私贵者之子弟,优足以强宗,使之蠹国而渔食天下。王者于彼何哉?然氏族之家,亦有可用而大有补于世者矣。如其不较术业,累累而贵之,非公天下之道也。
古者不世爵。有公卿、大夫之子弟,则国为之置师保群众而教之,告之以礼乐、诗书、德行道艺之说。俟其器成德就,然后以名闻于天子,而升之太学,次第而官使之。故四十而仕,五十而爵,古之通制也。夏王官人以世,而成汤数之,谓之恶政。尹氏世职,《春秋》议之。今文武之臣,自五品以上,远近其年、高下其等,咸得保任其子孙矣。子孙既官,又保任其同宗矣。宗族既官,又得保任其外姻矣。幸而寿,则嫡庶之支、内外之戚,无不列为王官。古未尝有恩厚臣下若此者也。故有褓乳嬉剧之岁,天子赐之训诰,而爵命之矣。未能胜衣而袭以青紫,曾不知四方车马之数足,而名籍于省寺,加之士民之上,揭于才贤而未用者之目。此臣之所以叹息、骇异,而为之言也。
朝廷知古之所以置设官爵之意乎?以民之喜为不善,恐靡然渐入于乱,故标榜尊异其有德之人以为之师。又以物广事众,一人不可兼听之,故选才智者,使居众愚者之上,以分小大之务,而司民之曲直。如是而已。故用人不可不慎也。彼提孩何为者?而官爵亟加之欤?天下才德之士抱其器,或湮沉厄穷、老死于田亩而不得用,泯焉不若贵者之提孩。宜乎士心之有不得于上也。国家患进士、明经之多,间岁一诏,数以二百为之常限,冠其选者始预京秩。而贵者之荫,计岁且逾百名。彼进,虽声病之学,然取士之正路、本格也。取士凡二岁而出一京秩,以恩为之者辄百倍其多,可谓本末不相侔。臣愿稍汰其弊,而立年格。使文武之官补荫虽如故,然必成童以上,始得以其名闻。惟饰终之泽无格年齿。然后[43],精为课试之令。不能涉礼、律而通时务者,未许出仕。则公卿之子孙咸竞于学,几于重慎爵禄之渐矣。
昔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及与狄战,国人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夫贵之提孩,未可以官也。国家之于臣下,禄之重、责之轻,生有荣、殁有报,泽非不加矣。爵禄,天下之公器,惟圣神留意焉。
《宋文选》卷二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亡散:原文误作“止散”。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2]智者:原文作“知者”。此据《崇文古诀》卷二八改之。
[3]还:原文如此,当为错字。根据文意,应为“坏”字之误。
[4]健:原文作“倢”。今据《古文集成》卷六九改之。
[5]缕指:原文误为“偻指”。今据《宋文鉴》卷一〇四改正。
[6]鞭笞海外之蛮夷若制童妾:此句原文脱漏。今据《宋文鉴》卷一〇四补出。
[7]堕坏:原文误作“堕壤”。今据《宋文鉴》卷一〇四改正。
[8]收:原文误作“牧”。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9]伺:原文误作“时”。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10]虏态:原文作“敌情”,当为清人所擅改。此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1]肤钝锋刃:《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同。但《宋文选》卷二〇作“肤残钝剑”,文意最佳。
[12]孔子:原文误为孟子。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13]膻丑:原文被清人改为“强邻”。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4]后圣:原文作“后世”。此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四五改正。
[15]太祖:原文误作“太宗”。此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6]宗:原文误作“祖”。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7]儇:原文误作“缳”。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8]威:原文误作“岁”。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19]三代:原文为“三代作”。其“作”字显系衍文,今据理删之。
[20]全燕:原文作“金燕”,实为形近而相误。金燕,仅指乳燕或燕形金钗。宋人亦无将“全燕”称为“金燕”者。今据理改之。
[21]夷狄:原文被四库馆臣改为“外裔”。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下一“夷狄”同。
[22]外虏:原文被四库馆臣改为“外裔”。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23]狐门:原文误为“孤门”。今据《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所引李清臣《议戎策》之文改正。
[24]信安:原文漏“安”字。今据《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所引李清臣《议戎策》之文补之。
[25]虏:原文被四库馆臣改为“敌”。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下两个“虏”字同。
[26]惟:原文误作“堆”。今据理改之。
[27]粒食:原文误为“拄食”。今据《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所引李清臣《议戎策》之文改正。
[28]两事:原文误作“地事”。春秋时,郑简公背楚归晋,两事晋楚。在位三十六年,民不被兵。据此而改正之。
[29]斗:原文误为“闻”。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30]虏巢:原文被四库馆臣改为“敌有”。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31]之尊:原文脱此二字。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补。
[32]至:原文误为“主”。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改正。
[33]松漠:原文误作“松汉”。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34]耶律:原文作“邪律”。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为通行字。
[35]问使:原文误为“间使”。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36]寸铁:原文误作“召铁”。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37]土者:“者”字似应为“地”字之误。
[38]举土:原文误为“举上”。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39]河陇:原文误作“阿陇”。今据《宋文选》卷二〇改正。
[40]节:原文脱漏。此据《宋文选》卷二一补出。
[41]汤沐:原文作“浇沐”,《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作“浇汰”。“浇沐”“浇汰”均误,令人不知所云。此据理改之。
[42]指日乎:原文误作“指手”。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改正。
[43]后:原文误作“复”。今据《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