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文网 导文网

目录

李清臣文集  李忠愍集  初寮集

李清臣文集 李忠愍集 初寮集

作者:.(宋)李清臣 著;杨倩描 点校;李忠愍 集;李若水 著;张彬 点校;初寮 集;王安中 著;徐立群点校
  • 前言
  • 李清臣文集
  • 点校说明
  • 卷一
  • 赋诗词
  • 超然台赋并序
  • 投韩太祝
  • 题惠山寺
  • 题《江干初雪图》
  • 沂山龙祠祈雨有应
  • 再次子瞻元韵
  • 答苏子由
  • 端午贴子词
  • 和赐后苑金橘诗
  • 送刘贡父倅海陵
  • 春词
  • 残句
  • 卷二
  • 制 册文 表
  • 绍圣元年殿试制策
  • 燕达除殿前副都指挥使制
  • 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直学士院孙洙可翰林学士、知制诰制
  • 刘永年充殿前都虞候、燕达充马军都虞候、苗授步军都虞候制
  • 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永和可依前尚药奉御、直翰林医官制
  • 册王皇后文
  •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
  • 谢赐恤刑诏表
  • 免加右光禄大夫表
  • 断篇残句
  • 除范镗制
  • 除张诚一制
  • 除范育制
  • 除王府赞读制
  • 除李浩恭王府直讲制
  • 除卢政制
  • 除李承之制
  • 除皇伯克思等制
  • 除蔡延庆制
  • 除白堂天武捧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制
  • 除太子少傅制
  • 除太子少保制
  • 失题
  • 卷三
  • 奏议 札子
  • 上神宗乞罢追帝孔子
  • 乞无嫡孙承重者依《封爵令》传袭
  • 乞亲郊先告太庙、同时告祭北郊奏
  • 乞召试明小学乐律历数之人奏
  • 乞厘正官制奏
  • 议张璪夏至北郊礼仪奏
  • 点对装标《国史》事宜奏
  • 乞送台吏付有司根治
  • 乞释囚虏归还夏国奏
  • 上哲宗乞令吕大防、范纯仁条具夏国事奏
  • 论尚书省侵紊中书省职事疏
  • 论章惇残杀札子
  • 乞诛殛章惇奏
  • 大行皇帝庙制议
  • 欧阳文忠公谥议
  • 断篇残句
  • 论官制奏
  • 论门下、中书省批付无押字画黄事
  • 执事高品以下朝服事奏
  • 乞以陈申之充河阳教授
  • 乞别命词臣增修《重修都城记》
  • 奉使云中论契丹事状札子
  • 卷四
  • 记序
  • 新建大理寺记
  • 重修都城记
  • 琅琊山记
  • 送康侯之官序
  • 杨用之字序
  • 《相台志》序
  • 卷五
  • 对策文
  • 治平二年贤良方正策
  • 卷六
  • 杂文
  • 与许将小简
  • 与许将书
  • 与韩缜书
  • 与范纯粹书
  • 与修《仁宗实录》官书
  • 与韩魏公书一
  • 与韩魏公书二
  • 义居陈氏戒
  • 考绩用人之法论
  • 羊、陆非纯臣论
  • 论乐
  • 断篇残句
  • 论《太常因革礼》
  • 论《虏廷杂记》
  • 与许将论《中书备对》
  • 卷七
  • 十六论之上
  • 论略
  • 《易》论上
  • 《易》论中
  • 《易》论下
  • 《春秋》论上
  • 《春秋》论下
  • 《礼》论上
  • 《礼》论中
  • 《礼》论下
  • 《诗》论上
  • 《诗》论下
  • 史论上
  • 史论下
  • 四子论上
  • 四子论下
  • 卷八
  • 十六论之下
  • 唐虞论
  • 三代论
  • 秦论
  • 西汉论
  • 东汉论
  • 魏论
  • 梁论
  • 隋论
  • 唐论
  • 五代论
  • 卷九
  • 十八策之上
  • 策旨
  • 法原策
  • 势原策
  • 议刑策上
  • 议刑策下
  • 议兵策上
  • 议兵策中
  • 议兵策下
  • 议戎策上
  • 议戎策下
  • 议官策上
  • 议官策中
  • 议官策下
  • 卷十
  • 十八策之下
  • 重计策
  • 实备策
  • 明责策
  • 劝吏策
  • 固本策
  • 厚俗策
  • 广助策
  • 养材策
  • 审分策
  • 慎柄策
  • 解蔽策
  • 辨邪策
  • 卷十一
  • 行状
  • 韩忠献公琦行状
  • 卷十二
  • 墓志铭 墓表 神道碑
  • 吴正宪公充墓志铭
  • 孙学士洙墓志铭
  • 韩太保惟忠墓表
  • 王文恭公珪神道碑
  • 韩献肃公绛忠弼之碑
  • 曾博士易占神道碑
  • 附录一
  • (宋)晁补之《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
  • (宋)王称《李清臣传》
  • (元)脱脱等《李清臣传》
  • 附录二
  • (宋)程颐《祭李邦直文》
  • (宋)李格非《祭淇水文》
  • (宋)陈振孙《〈淇水集〉解题》
  • 附录三
  • 李清臣籍贯考
  • 李忠愍集
  • 点校说明
  • 《李忠愍集》原序
  • 费枢序
  • 赵希齐序
  • 卷一
  • 札子
  • 使还上殿札子三道
  • 驳不当为高俅举挂札子
  • 再论高俅札子
  • 表
  • 贺册立皇后表
  • 贺太上皇帝表
  • 谢太上皇帝表五道
  • 启
  • 通江陵制帅李尚书启
  • 谢高少卿启
  • 谢吏部尚书举自代启
  • 谢邓观文举状启
  • 代人谢李宪举状启
  • 书
  • 上何右丞书
  • 上聂尹书
  • 上吴少宰书
  • 上李枢密书
  • 序
  • 送闾丘时举序
  • 说
  • 《周易·系辞》说
  • 巢乌说
  • 铭
  • 铭歙砚
  • 卷二
  • 五言古体诗
  • 杂诗六首
  • 诸刹以水激硙磨,殊可观。为赋此诗
  • 离家
  • 狱平堂
  • 绿漪轩遇雨,与任才仲定韵赋
  • 中秋不见月二首
  • 平川道中
  • 秋风
  • 送公实兄赴省试
  • 谒束先生庙
  • 次韵和友人《竹石》
  • 受誓戒
  • 书怀
  • 题画
  • 次韵雍节夫《留别》
  • 红梅
  • 次韵李子建《春雨》
  • 何德休设冰茶
  • 次韵李子建《苦热》
  • 夜坐与高子文分韵,得月字
  • 言志
  • 秋怀
  • 七言古体诗
  • 蓬莱行
  • 次韵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 谢人惠鱼兔蟹
  • 赠迭山老匠
  • 送唐彦英
  • 竹宫长句
  • 村妇谣
  • 伐桑叹
  • 春日途中
  • 村家引
  • 赠陈承务
  • 农夫叹
  • 醉中偶题
  • 徐太宰生日并序
  • 开德天王台诗
  • 谢刘德谦惠《迭翠峰》诗
  • 归家
  • 夜坐,“瓶”忽成韵,作诗记之
  • 捕盗偶成
  • 卷三
  • 五言近体诗
  • 题赵进夫胜轩诗
  • 斋居
  • 博士举陈东秀才《雪诗》云:“已成堆积势,应费埽除功。”甚佳,惜不见其全。数日雪作,无事辄用其韵
  • 送行
  • 种荔枝核有感
  • 别向德深
  • 次韵高子文《留别》
  • 途中
  • 次韵高子文《秋尽怀归》
  • 太行道中
  • 次韵李嗣表《夜坐》
  • 次韵高子文《村居》
  • 七言近体诗
  • 次韵宋周臣《留别》
  • 雪后二首
  • 睡觉
  • 百井寨次高子文《留题》原韵
  • 归家
  • 春日途中
  • 题画扇
  • 秋日书斋
  • 夜坐
  • 春日郊外二首
  • 次韵高子文
  • 用张济川所举诗韵漫作
  • 次韵王深之二首
  • 次韵张济川二首
  • 喜雪
  • 次韵公实兄《途中》
  • 从赵彦特求茶
  • 西游
  • 次韵马循道《春怀》
  • 次韵倪巨济《春怀》
  • 江行值暴风雨诗
  • 次韵秦会之《题墨梅》二首
  • 题观城驿壁
  • 次韵舒伯源《雪晴偶书》四首
  • 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二首
  • 次韵倪巨济《诗换怪石》
  • 次韵张济川《夜雪》二首
  • 送宋周臣赴殿试
  • 寄题艾惠夫容膝轩诗
  • 又次韵司空彦修《送行》
  • 次韵马循道《游长安东池》诗
  • 次韵李元量《见赠》
  • 送何文缜趋京
  • 次韵高子文《途中见寄》
  • 次韵李子建《怀归》
  • 书怀
  • 偶成
  • 次韵张济川《雪》
  • 闻卞氏旧有怪石藏宅中,问其遗孙,指一废井云:“尽在是矣。”井在室中床下,不可得见。乃赋此诗
  • 与沈信翁对饮,忆雍节夫、高子文
  • 与诸公游葆真宫
  • 秋怀
  • 卷四
  • 佚诗
  • 秦会之题绝尘亭
  •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
  • 登敛翠亭
  • 上巳
  • 御笔免房钱一旬
  • 迎亲途中
  • 绝句
  • 寄宋周臣
  • 寄敦夫弟
  • 送李志全还乡
  • 送李无陂还乡
  • 赠捉杀官马谨
  • 赠张墨卿
  • 偶书
  • 残句
  • 附录一
  • 尚书省赠官札子、告词
  • 臣僚乞赐谥札子、告词
  • 南宋太学生姚孝宁祭文
  • (宋)刘子翚《读李忠愍文集》
  • (宋)吴泳《李忠愍〈琴研铭〉跋》
  • 附录二
  • (宋)佚名《靖康小雅·李若水小传》
  • (宋)李浚、李淳《靖康忠愍曲周县李公事迹》
  • (宋)王称《李若水传》
  • (元)脱脱等《李若水传》
  • 附录三
  • 清高宗《题李若水〈忠愍集〉》
  • 李若水之子李浚、李淳跋
  • (宋)陈振孙《〈李忠愍集〉解题》
  • (清)四库馆臣《〈忠愍集〉提要》
  • 初寮集
  • 点校说明
  • 《初寮集》原序
  • 《初寮先生前后集》序
  • 书《初寮集》后
  • 《初寮集》序略
  • 卷一
  • 颂
  • 拟进天应颂一首有序
  • 诗
  • 睿谟殿曲宴诗并序
  • 宣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睿谟殿赏橘曲燕诗并序
  • 进和御制艮岳曲宴诗并序
  • 艮岳进和御制二诗
  • 重和春宴口号
  • 进和圣制元夕诗并序
  • 进和御制幸太学秘书省诗并序
  • 进和御制芸馆二诗并序
  • 进和御制撷芳园二诗并序
  • 和御制白莲诗并序
  • 进和御制上巳锡宴诗并序
  • 进和御制幸池诗
  • 进和御制大明殿御画屏风诗并序
  • 次韵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
  • 朵楼侍宴
  • 瑞雪应制
  • 进和御制喜雪诗并序
  • 乙巳岁喜雪御筵即席和御制诗
  • 进和御制南郊礼成喜雪诗并序
  • 卷二
  • 诗
  •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 读《真诰》
  •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 同郡李达之贡辟雍,偶试不利还乡。及河,不得济,作二诗。凄然读之,殆难为怀。因为次韵,极其悲苦,卒少纾...
  •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
  • 再和
  • 郊行感兴
  • 试院对月
  • 无题
  • 张公作高阳醇酎送幕中,杨时可作诗。诗成亦得酒,而瀛渌又将熟,杨复垂涎。次杨韵
  • 次韵杨时可、李元中酬赠之作
  • 次韵王得之游福源观
  •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
  • 过安平小集
  • 湖山纪游
  • 贻梁东卿(激)
  • 送曹文叔
  • 奉酬李道源供奉
  • 次韵李达之十月十九日风一首
  • 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
  • 达之质衣不售,作诗。某次韵。达之有田在蒲阴,日以侵削。旧居尝质人家,既还而井亡。于是,箪瓢益艰,故有...
  • 颜夷仲有次韵“少无适俗韵”诗。少逸既和之,不可不赋
  • 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
  • 次韵答任德夫夹滩见贶长句并呈崔彦圣
  • 送晁以道
  • 次韵和彭少逸送晁以道
  • 长句送以道,既辱和答,而夏传圣诗亦用此韵,以道复和一篇。篇末颇及少逸与不肖,因再赋。此传圣姻家书,问...
  • 李永终还京师,北岳王某以送晁以道韵作诗赠行。某外大父贤良裴公实为邯郸公行状,契义良厚,故见之篇首
  • 定武赠晁以道(晁时为无极令)
  • 颜持约为范师厚作《孔明坐啸图》《十大比丘象》,观者以为聱讹,不可不下一句
  • 寄谢任伯(谢时为定武学官)
  • 寄江南睡翁(少逸时送从辟河间幕府)
  • 崇宁寺诗
  • 次韵张应龙见赠长句
  • 同元忠、少逸登大安阁各赋一篇
  • 颜夷仲欲赴蓝田丞,而郓帅移雍,姻家或当避。读夷仲诗,为和第二篇。此次退之《山石》韵者
  • 赵圣符权涟水军,使按周立事。且去,犹闻上乞不赦。为作长句
  • 过客有赠达之金者,达之作《鲋鱼乞水急》诗。谨次韵
  • 第二子赴河间,诗人皆作诗送行。读赵壻辟疆诗,为次韵
  • 题李成山水
  • 次韵题李公休《辋川图》
  • 大风
  • 游峰山院
  • 次韵李厚之秋日即事(时在试院)
  • 试院作
  • 闻青守梁元彬移帅定武,作诗寄贺诸梁
  • 闻帅府大阅军,作诗送梁帅
  • 和梁才甫赠定帅元彬
  • 无题
  • 读次文《渼陂诗》
  • 次韵魏端夫田石送赴试词学兼茂
  • 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
  • 次韵元量贶诗
  • 送徐干臣
  • 次韵道胜冬日惜别之作
  • 次韵安喜刘簿上梁才甫《瑞莲嘉禾》一首
  • 杨时可屡游朱氏园。昨日方一载酒,甚乐,因次韵言其事
  • 次韵和梁才甫《上元诗》二首
  • 次韵和梁才甫与曾叔夏《喜雨》
  • 次韵赵承之《九日出郊》
  • 喜雪赠梁几道
  • 观傩
  • 嘉山
  • 次韵梁才甫《游苑氏园》
  • 次韵梁跂道《游苑氏园》
  • 试院作
  • 春日馆中即事五首
  • 直舍有书(时为大名簿)
  • 河西勘稻
  • 予行为魏仓监门,忽得前监仓官诗人江南彭少逸诗,因次韵。时彭以遗火失官
  • 立春
  • 立春后作
  • 二月四日见小桃
  • 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修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
  • 自述
  • 晏起
  • 答钱和父市易
  • 荣归堂
  • 思家
  • 见太行山
  • 题北城马铺
  • 渡黄河
  • 黎阳道中
  • 道中
  • 次韵李元量《谢司门干臣画山水诗》
  • 题新画八贤阁像
  • 题普通院
  • 重游全福留题罗弘信手种柏
  • 以魏花两枝送梁才甫。花不甚大,作二诗解嘲
  • 厚之将试三卫,有诗谢人送蒲萄,为次韵
  • 书扇
  •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
  • 七夕日送泥儿与彭少逸代简
  •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 卷三
  • 诗
  • 许道宁松
  • 戒坛院东坡《枯木》,张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见。作此示
  • 王摩诘《钓鱼图》
  • 题席大光所藏《谢安石真》
  • 题李伯时画《船子和尚》
  •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 题《阳华岩图》
  • 题陈去非《王摩诘嘉陵图》
  • 祁阳成逸画《浯溪图》相示,为作长句
  • 题赵大年《金碧山水图》
  • 观僧舍山茶
  • 春帖子
  • 题惠崇画四首
  • 象州上元
  • 同名诗
  • 登丰乐楼
  • 次韵震子磐《送糟蟹》
  • 枣阳道中
  • 赠黎彦明
  • 象州
  • 夜登天王台
  • 潮阳道中
  • 灵岩山
  • 百合
  • 茉莉花二首
  • 笋
  • 覆盆子二首
  • 初至象郡四首
  • 绝句二首
  • 失题诗
  • 一
  • 二
  • 三
  • 四
  • 残句
  • 卷四
  • 词
  • 虞美人·雁门作
  • 虞美人
  • 虞美人·赠李士美
  • 虞美人·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
  • 浣溪沙·看雪作
  • 浣溪沙·柳州作
  • 玉楼春·春情
  • 玉楼春·送耿太尉赴阙
  • 绿头鸭·大名岳宫作
  • 哨遍
  •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 御街行·赐衣袄子
  • 鹧鸪天·百官传宣
  • 蝶恋花·六花队冬词并口号
  • 蝶恋花·梁才甫席上次韵
  • 蝶恋花
  • 蝶恋花
  • 一落索
  • 一落索
  • 一落索·送王伯绍帅庆阳
  • 玉蝴蝶·和梁才甫游园作
  •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 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
  • 又贺州刘师忠家隔帘听琵琶
  • 小重山
  • 小重山·夜宴
  • 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
  • 江神子·韦城道中寄李祖武、翟淳老
  • 徵招调中腔·天宁节
  • 清平乐·和晁倅
  • 清平乐
  • 清平乐
  • 安阳好(有口号)
  • 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
  • 卜算子·柳州作
  • 洞仙歌·情景
  • 点绛唇·送韩济之归襄阳
  • 菩萨蛮·寄赵伯山四首
  • 菩萨蛮
  • 菩萨蛮
  • 菩萨蛮
  • 桃源忆故人
  • 卷五
  • 制 赦文
  • 受定命宝赦文政和八年正月六日
  • 余深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制政和七年十一月
  • 余深进少保制政和八年四月西捷
  • 郑居中进少傅制政和八年七月西捷
  • 己酉朔旦冬至改重和元年赦
  • 郑居中罢相行服制重和元年闰九月
  • 王黼少宰加恩制宣和元年正月
  • 陕西河东曲赦宣和元年四月二十三日
  • 皇子楷依前太傅、荆南宁江军节度使、荆州牧兼夔州牧、郓王加恩制宣和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冬祀
  • 卷六
  • 札子
  • 请行藉田礼札子
  • 再荐台属札子
  • 论臣寮奏乞推爵札子
  • 论妄兴坑冶札子
  • 贺皇后受册礼毕札子
  • 大获胜捷札子
  • 辞免右丞札子
  • 辞免左丞札子
  • 辞免迎授札子
  • 辞免垂拱殿赐宴札子
  • 辞免检校少师札子
  • 谢陈乞换阶官、宫祠不允札子
  • 辞免转官回授第一札子
  • 辞免回授第二札子
  • 辞免回授第三札子
  • 转太中大夫辞免第一札子
  • 辞免转官第二札子
  • 辞免大名帅札子
  • 谢除大资政、再任大名府札子
  • 待罪乞外任札子
  • 谢赐酒果等札子
  • 谢赐茶合札子
  • 辞宣赐象简对衣金带鞍马札子
  • 奏傅墨卿被旨就观《韩君丈人内传》札子
  • 谢赐《玉婴神变经》札子
  • 论知县阙官札子
  • 论治道札子
  • 请梁才甫诣狄公庙祈雨札子
  • 卷七
  • 奏状
  • 辞免中书舍人奏状
  • 辞免同修国史奏状
  • 辞免翰林学士奏状
  • 辞免翰林学士承旨奏状
  • 辞免御史中丞奏状
  • 举汪伯彦自代奏状
  • 举何㮚自代奏状
  • 举权邦彦自代奏状
  • 举颜岐自代奏状
  • 论修北岳庙奏状
  • 中书枢密到状
  • 谢赐御制酒樽诗表状
  • 谢赐御诗状
  • 谢喜雪御筵奏状并笏记
  • 乞将御笔令御史台觉察弹奏事总为一书奏政和七年
  • 乞正纲纪奏
  • 请制名纪节奏宣和元年
  • 卷八
  • 表
  • 谢除中书舍人表
  • 谢除御史中丞表
  • 谢除翰林学士承旨并宣召表
  • 谢除显谟阁待制表
  • 谢除翰林学士并宣召表
  • 辞免右丞表
  • 谢除右丞表
  • 辞免左丞表
  • 谢除左丞表
  • 帅燕到任表
  • 辞免大名帅表
  • 谢知大名府表
  • 谢除大资再任知大名府表
  • 谢除检校少保表
  • 辞免检校少师表
  • 谢除检校少师表
  • 谢除检校少傅表
  • 又谢除检校少傅表
  • 乞外任不允谢表
  • 再乞外任不允谢表
  • 谢乞外任诏书不允表
  • 谢赐诏书不允表
  • 谢乞宫祠不允赐诏表
  • 谢降官表
  • 谢复官表
  • 谢落职宫祠表
  • 谢差提举崇福宫表
  • 宝章阁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表
  • 谢魏王追封表(以下并代韩侍郎师美)政和五年
  • 谢韩魏王私录宣付史馆表(代)
  • 开德府谢上表(代韩师质)
  • 大名帅谢表
  • 陕漕谢上表(代席修撰贡)
  • 代张漕谢复官表
  • 谢再复官表(代)
  • 谢降官表(代曹漕坦)
  • 谢降官表(代沈漕纯诚)
  • 谢降官表(代张漕阅)
  • 谢降官表(时罢太原帅)
  • 谢大观改元赦表
  • 谢星文赦表
  • 谢八宝赦表
  • 谢八宝转官表
  • 谢转官表
  • 谢赐御诗表
  • 谢赐历日表
  • 谢赐诏书银合茶药表
  • 谢赐诏书银茶合表
  • 谢入伏早下表
  •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等表
  • 谢赐生日羊酒米面表
  • 谢赐器甲表
  • 谢赐腊药表
  • 贺渊圣皇帝登宝位表
  • 贺受八宝表
  • 贺立皇后表
  • 贺宣示御书明堂太室字并图样表
  • 谢赐御书《千字文》表
  • 进御书手诏碑本表
  • 谢赐御书神符表
  • 谢宣赐御笔书明堂等字表
  • 贺燕乐成表
  • 大名奏教成新乐表
  • 贺流星出柳星表
  • 贺火星避心星表
  • 贺日食不及分表
  • 贺日有戴承气表
  • 代周提举作贺冬至朝会受玄圭表
  • 又谢赐《玄圭集议册》表
  • 贺上元开封狱空及路不拾遗表
  • 贺大理寺去年并无断过大辟表
  • 贺三山天成圣功桥成表
  • 卷九
  • 表
  • 贺正旦朔御大庆殿朝会表
  • 天宁节贺表
  • 贺夏祭礼成表
  • 贺泸南再捷表并笏记
  • 贺湖北路奏捷表
  • 贺环庆路奏捷表
  • 贺泸南奏捷表
  • 贺三山新河行流表
  • 贺河平表
  • 奏贺乾宁军黄河清表
  • 贺隆德殿芝草表
  • 贺宣和殿玉芝表
  • 又贺中书省玉芝表
  • 贺五色云表
  • 贺开封府甘露表
  • 贺太常寺甘露表
  • 贺延福宫竹上甘露表
  • 贺甘露翔鹤表
  • 贺帝鼐成表
  • 贺开封瑞应治效表
  • 贺开封府翔鹤表
  • 贺宝箓宫翔鹤表
  • 贺翔鹤竹木表
  • 贺连理木表
  • 贺朱草表
  • 贺河中府蟾蜍背生芝草表
  • 贺平定军白兔表
  • 贺白兔野蚕成茧表
  • 贺红盐表
  • 贺石中有“明”字表
  • 贺芝草瑞谷并生表
  • 又贺瑞谷芝草表
  • 贺镇海军等祥瑞表
  • 贺深州等处众瑞表
  • 贺汝州等祥瑞表
  • 贺麟州等祥瑞表
  • 贺汝州等祥瑞表
  • 贺中山府庆云等众瑞表
  • 贺日晕、庆云并泰宁军等祥瑞表
  • 贺荆南等处祥瑞表
  • 贺真定等处众瑞表
  • 贺双桃众瑞表
  • 贺台州嘉禾一稃二米表
  • 贺河南府嘉禾芝草同本表
  • 贺蕲州芝草表
  • 贺亳州太清宫紫芝表
  • 贺湟州瑞金表
  • 贺越州瑞金表
  • 贺潭州瑞金表
  • 贺辰州收到楠木表
  • 贺仙井监宣圣座生芝草表
  • 贺医学芝草表
  • 卷十
  • 碑文
  • 定功继伐碑(奉敕撰文,御笔赐名)
  • 卷十一
  • 记
  • 清州灵津庙记(奉敕为河清重修,代转运使沈纯诚作)
  • 河间诏书记
  • 博州劝农记(代)
  • 北京深州安平县真武灵应真君庙碑记
  • 瀛州经武堂记
  • 河间旌麾园记
  • 相州右狱壁记
  • 新殿记
  • 卷十二
  • 书
  • 上姚伯受书
  • 上韩侍郎书
  • 回谢真定府刘延康书
  • 回谢知太原府宣抚张延康书
  • 与乡帅书
  • 与牧马王提举谢书(以下代河北吴提刑)
  • 回开德守书
  • 回开德倅书
  • 除左丞送宰执免书
  • 送中书侍郎复闻书
  • 回李右丞复闻书
  • 回谢时宰免书
  • 除尚书右丞与宰执亲王免书
  • 谢宰执书(往燕山日)
  • 送宰执谢书
  • 回谢知大名府徐观文书
  • 答吴检法书
  • 卷十三
  • 启
  • 谢中书舍人启
  • 谢人荐启
  • 谢陈左司荐启
  • 谢雄守辟留再任启
  • 谢梁都运奏举堪充幕职官启
  • 与陈都运启
  • 谢定帅黄待制启(师是)
  • 回谢除右丞启
  • 上马侍郎启
  • 与中山张侍郎启
  • 答宋陈州启
  • 回大名徐右丞启
  • 回晁提宫启
  • 回谢北京梁太尉启
  • 答河阳许尚书启
  • 回定帅曾显谟启(孝广)
  • 回定帅王显谟启(汉之)
  • 回谢越王启
  • 回贺安化郡王启(仲营)
  • 到北京问候河间帅张显谟启
  • 贺白太宰启
  • 贺吴门下启
  • 贺宣抚张龙学启
  • 贺北京许太尉启
  • 梁帅贺吕太尉启
  • 贺郑枢密启之一
  • 贺郑枢密启之二
  • 贺同知蔡枢密启
  • 贺侯枢密启
  • 贺户部梁尚书启
  • 贺河阳许尚书启
  • 贺宫使邓观文启
  • 贺中书徐侍郎启
  • 贺礼部陈侍郎启
  • 贺赵左丞启
  • 贺宇文右丞启
  • 贺薛右丞启
  • 贺徐司门、钱寺丞启
  • 贺永兴帅贾侍郎启
  • 贺定帅韩侍郎启(粹彦)
  • 贺真定帅张侍郎启(代河北陈漕)
  • 谢到任启(代河北漕侯临)
  • 谢除馆职启
  • 谢及第启
  • 贺总管司王斡启
  • 贺中书陈舍人启
  • 贺张都运启
  • 服阕谢河间帅张显谟启
  • 与某人启
  • 卷十四
  • 墓志 祭文
  • 故赠昭化军节度使杨应询神道碑
  • 南阳伯梁公神道碑
  • 姚将军墓表
  • 故签书大名府判官厅公事周之美墓志铭
  • 崔志亨墓志铭
  • 祭宋龙图文(代梁帅作)
  • 祭张枢密文(代梁帅)
  • 祭唐元伯文
  • 祭崔志亨文
  • 祭周佥判文
  • 祭右院魏判官文(为大名同官作)
  • 卷十五
  • 杂著
  • 竹林泉赋
  • 《初寮诗》序
  • 鄄城杜泽之诗集序
  • 跋张僧繇画卷
  • 跋魏王书帖(代韩师美)
  • 再跋魏王书帖(代韩师美)
  • 跋李长茂画卷后
  • 跋李端叔帖
  • 跋眉山三苏帖
  • 觉轩铭
  • 唐画护法神赞
  • 大名狄梁公庙祈雨文(代梁帅)
  • 大名诸庙谢雨文
  • 河间诸庙祈雨文(代张帅)
  • 祈晴文
  • 祭南海神文
  • 行日祭神文(往燕山日)
  • 卷十六
  • 断篇残句
  • 除大理寺正制
  • 除大理寺丞制
  • 除王恬大理评事制
  • 除姚宰秘书丞制
  • 除孙近秘书郎制
  • 除著作郎制
  • 除张劝国子司业制
  • 除章毅国子博士制
  • 除太学博士制
  • 除杜宰閤门祗候制
  • 除曹俊閤门祗候制
  • 除刘伯寿泾原机宜制
  • 除姚守和主管机宜文字制
  • 除太常博士制
  • 除大理正制
  • 除叶预大理正制
  • 除钟邦彦大理司直制
  • 除李质等秘书省正字制
  • 除张矩国子正制
  • 除徐永国子监主簿制
  • 除大理寺主簿制
  • 除欧阳懋太府寺丞制
  • 除冯躬厚著作郎制
  • 除俞颢国子监主簿制
  • 除王琮吏部郎中制
  • 除胡端平国子监丞制
  • 除叶劝制
  • 除张镇军器监丞制
  • 除张辅之金部郎中制
  • 除季伦驾部郎中制
  • 除邓之纲军器监制
  • 除赵士寔军器少监制
  • 除李弥大王府记室制
  • 除李孝瑞右文殿修殿制
  • 除徐谨都大提点坑冶使制
  • 除李昌孺都大提举茶马制
  • 除左右史、起居郎、起居舍人制
  • 除贾谨将作少监制
  • 除侯益将作少监制
  • 除方略提举常平制
  • 除黄琮提举常平制
  • 除贾安宅中书舍人制
  • 除张叔夜中书舍人制
  • 除刘纬宫观制
  • 除余靖集英殿修撰制
  • 除徐禋直龙图阁制
  • 除苏绰提点刑狱制
  • 除王本秘阁修撰制
  • 除赵濛转运使制
  • 除毛友给事中制
  • 除李木户部侍郎制
  • 除庞寅助龙图阁学士制
  • 除陈彦修徽猷阁待制制
  • 除张谔右文殿修撰制
  • 除郑修年右文殿修撰制
  • 除刘纬直秘阁制
  • 除文维瑞直秘阁制
  • 除杨戬少师制
  • 除蓝从熙少师制
  • 除邓洵武少保制
  • 除郑绅太师制
  • 宣德门成赏功制
  • 除种师道麻制
  • 宝箓宫青词
  • 遥祭青词
  • 大燕乐语
  • 天宁节教坊致语
  • 天宁节放小儿队词
  • 天宁节放女童词
  • 正旦宴小儿致语
  • 附录一
  • (清)四库馆臣《〈初寮集〉提要》
  • (清)四库馆臣《〈初寮词〉提要》
  • (宋)晁公武《〈初寮集〉〈内制〉〈外制〉题解》
  • (宋)赵希弁《〈初寮先生前集〉〈后集〉题解》
  • (宋)陈振孙《〈初寮集〉〈后集〉〈内外制〉解题》
  • (宋)陈振孙《〈初寮词〉解题》
  • (元)马端临《〈初寮集〉考》
  • (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
  • (宋)杨万里《跋尚提干所藏王初寮帖》
  • (元)方回《〈观僧舍山茶〉跋》
  • 附录二
  • (宋)佚名《王履道以文章有时名》
  • (宋)朱弁《王安中轶事》
  • (元)脱脱等《王安中传》
  • (元)危素《定武王氏族谱序》
  • (明)宋濂《恒山精舍记》
首页> 图书频道> 社科> 社会学

表

2025年10月20日
版权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