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按照国际判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就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一半的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及以上,而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2018年年底,世界上有7.05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0~4岁的婴幼儿的人数则为6.8亿,老年人口数超过婴幼儿人口数。1960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4.97%,而2019年已达到9%,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达到98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6%。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积极参与全球老龄社会治理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报告显示,1950年城市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30%,2019年达56%,预计到2050年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60%,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就意味着其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初步完成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进入城市社会时代。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提出,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1996年,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城市必须成为人们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生活的地方。”各级各类城市都在加强幸福城市、健康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建设,而老龄友好环境建设是评价这些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关注城市老年人的普遍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和照顾他们的精神期望与心理诉求,让老年人有尊严地老去,是今后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兼顾的内容[1]。这为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下把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简称为“体养融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指明了方向。2013年7月实施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强了“体养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2013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促进养老服务与健身互动发展”;2014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了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地位,提出要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融合;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没有老年人的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面对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标志着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十九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至此,从国家层面正式开启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征程。大力推进“体养融合”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健康养老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