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推进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城市“体养融合”发展

1.1.2.3 推进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城市“体养融合”发展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养老服务政策从“重点发展居家养老”不断升级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搭建起了“中国式”养老的“四梁八柱”,也为推进“体养融合”发展提供了框架。《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加强设施建设,打造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这些政策为“体养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

体育在应对老龄化挑战方面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价值,一是可以增强老年人健康素质,有助于老年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中国人口结构发展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2030年后人口将出现负增长(见图1-3),开发利用老年人人力资源,有助于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继续发挥作用,挖掘老年人人口红利,延长老年人参加生产劳动的年限,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才供需矛盾,实现老有所为。二是有助于减少医疗支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间接促进经济发展。数据显示,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三是有利于促进老年人体育消费,释放消费新动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医疗保健和休闲旅游的消费支出增大,应抓住这一机遇,拓展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带动老年人体育产业发展。四是有利于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拓展新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等融合。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体育、养生、健康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因此,可以通过体育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通过加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营造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环境,引导老年人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1-3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变化趋势(1960—2100)

资料来源:《世界人口展望(2019)》(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中国统计年鉴(2020)》。

综上所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健康意识的增强,老年群体意识到科学的体育健身在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社会适应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把体育健身作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有鉴于此,从需求角度,政府、社会和老年人个体都需要城市“体养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因此,如何把老年人体育健身资源融入养老服务,使之成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