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提高融合的创新性:实施“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工程
政府部门要树立“体养融合”的发展典型,打造标杆、示范,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领各地“体养融合”服务模式的形成,这是有效推进“体养融合”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典型示范”建设要与当前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紧密相连,结合目前正在探索实践的“医养结合”和“体医融合”,把体育、养老、医疗卫生等资源进行整合,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先,基层政府联合体育部门、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实施“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工程。在城市社区构建“体养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街道办事处负责统筹,体育部门提供老年人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育专业技术指导,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养老院、社区医院等机构引入运动指导师,实现老年人健康促进过程的运动干预,设立养老服务和运动健身相结合的“体养融合”指导中心,“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点可以依托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全民健身站点、体育俱乐部等机构。
其次,加强支持力度,把“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点做精、做细、做成标杆,让其真正发挥引领全国的示范作用。加强“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点培育,通过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给予建设、运营所需的资金支持,主要可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增强“体养融合”的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品牌,如可借鉴上海“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老年体育示范街镇”建设经验,并将其上升为国家“体养融合”的典型示范项目,再选择一两个中小城市开展试点,通过2~3年的建设,在总结试点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可在全国推广、复制的典型示范民生工程。
最后,对“典型示范”模式、活动及案例开展跟踪调查和经验总结,制定场地、器材、运营、服务等“体养融合”相关标准,并通过组织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在国内发挥辐射作用,示范引领其他地区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开展“体养融合”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惠及更多老年人。
此外,还可结合全国推广普及百姓健身房和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机遇,创新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供给模式,根据养老公寓、养老社区、普通社区老年人口规模引入“体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体养融合”机构评选,按照评选结果从彩票公益金中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提高社区和养老机构供给“体养融合”的积极性。采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设置符合老年人年龄和健康特点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区或专用健身房,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模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