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是经济、社会、心理、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属于人本主义科学的经典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也是养老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理论依据。马斯洛研究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普遍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处于需求金字塔的底部,属于人的“初级”需求,由人类的生物性决定。社交需求是在人类的初级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性、归属性的需求。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是社交需求之上产生的渴望得到社会承认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属于人的“中级”需求,是由人类的社会性决定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需求,包括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潜能、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等。自我实现需求属于人的“高级”需求,是人类从生物性转向社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一种需求,由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决定。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奥德弗提出了ERG理论,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与安全需求概括为生存需求,将社交需求概括为关系需求,将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概括为成长需求。该理论可以看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延伸(见图2-1)。ERG理论认为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求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需求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即存在需求降级的现象。尽管需求层次理论存在不同的需求划分标准和需求移动结构,但学界对于老年人服务需求层次的认识已基本达成共识,大致分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体育健身休闲等几个方面的需求。
图2-1 需求层次理论及ERG理论示意图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激发老年人适当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推动、观念内化、环境营造等措施激发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市场、社区和体育社会组织协同供给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层次化的需求。在我国中度老龄化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对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不仅表现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框架下的层次性,而且还表现在不同老年人个体需求具有差异性,就老年群体本身而言,年龄结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都会影响老年人对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从而使需求表现出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需求进化理论的观点,研究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需求,既要看到相似或相同的需求,又要看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关键是要分析老年人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最主要的需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不同类型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