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的思考也先于我国。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但是很少有“体养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文献,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体育方面的研究。
(1)老年人体育相关政策法规。如1965年美国颁布的《老年人法案》就提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使其经常参加身体活动和锻炼,保持身心健康。”日本在1963年和1982年分别颁发的《老年人福利法》和《老年人保健法》中都提出体育锻炼为老年人预防保健和身体康复的重要措施,应在养老机构配备体育设施。1987年美国修订的《老年人法案》补充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包括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两方面。
(2)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体育社会组织是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最突出的特色即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形成了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日本东京学者Tzu-Yu Lin[3](2015)认为对即将到来的超老龄社会,日本政府应通过在每个社区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CSC)来促进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Pamela Wicker[4](2013)提出,人力、财力、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都是影响德国体育非营利俱乐部内部组织发展的直接因素;Felix Wemmer[5](2015)提出,市场压力下非营利体育组织可利用体育市场固有的合作环境调整转型、创新发展,鼓励俱乐部成员志愿服务,扩大服务范围。
(3)老年人体育需求的研究。Tischer U[6](2011)总结:德国老年体育参与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相对年轻多于老龄,高层次人员更加活跃;老年人运动动机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老年人活动和设置偏好随年龄增加而减弱,逐步偏向于中等强度运动(远足、自行车、体操等)。
(4)老年人体育参与方面的研究。Hinrichs T等[7](2010)认为除了参加骑自行车、体操、力量训练、游泳、保龄球或跳舞项目之外,仅小部分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其他体育活动;Tischer U等[8](2011)研究发现社会分层对老年人的体育参与率有普遍影响,社会阶层越高,体育参与率越高,体育参与尤其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其与更持续的体育活动呈正相关,对老年人体育参与来说,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重要。
(5)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老龄健康”问题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用于“老龄健康”方面的研究。这也带动了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如:Wolfgang Kemmler[9](2017)研究了体育锻炼对老年女性骨质健康的促进作用,日本学者Meiko Asaka[10](2015)研究阻力运动对老年人肌肉的促进作用,ThomasDorner[11](2013)提出力量及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Miguel A.Perez-Sousa[12](2020)提出将有氧运动和柔韧性运动结合在一个以团体为基础的体育活动项目中可以改善老年人抑郁程度。此外,M.schroll[13](2003)、Orcin Telli Atalay&Ugur Cavlak[14](201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6)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经济社会价值研究。2014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人口老龄化将在未来20年内削弱经济增长》的报告中指出,老龄化速度加快,增加政府负担,导致今后2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而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政府对自行车和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的投入效益,相当于医疗投入效益的3倍;Coklitz[15](1993)认为体育锻炼节省医疗费用的效果只有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身上才能看到。达能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充足者和缺乏体力活动者之间在医疗费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De Souto Barreto.Philipe[16](2015)认为在疗养院里工作的职业健身教练的存在与疗养院老年人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