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体育场地设施

5.1.2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是保证老年人体育参与的重要基础,加强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老年人口参加体育活动,满足不同群体各种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是各级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倡导复合用地模式,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中,要安排充足的健身空间。此举为老年人体育参与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老年群体体育参与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深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已经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中,各地都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力度,就近、就地、就便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并把打造体育健身圈作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无论体育场地面积还是体育场地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5-3表明,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03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2.08平方米,增幅达102%,在10省市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有较大增加,增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徽(245%)、重庆(243%)和江苏(197%),2019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于前列的分别是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尽管东部省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其他地区,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地区间差异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从2003年的0.38下降到2019年的0.18,说明各省份无论人均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面积还是均等化程度都在提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上升幅度高于上个十年的2.51和2.7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这与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增加进程一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载体,然而,“去哪儿健身”问题仍然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深入推进的瓶颈。体育场地设施是老年人体育参与的硬件环境,影响到老年人体育活动参与率,而老年人体育健身难则因场地问题日益突出,发生了诸多争夺体育健身空间的冲突事件,暴露出各地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形势下,针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场地设施特殊需求重视不够,适老化体育健身公共空间供给不足。

表5-3 2003、2013、2019年10省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情况 单位:m2

资料来源: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2013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2019年各省直辖市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

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和公园绿地是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在研究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中具有代表性,其发展情况能够反映老年人身边体育健身空间的供给水平。表5-4表明,2013年以来10省市每万人拥有全民健身工程面积的变异系数逐年降低,从2013年的1.02下降到2018年的0.51,说明我国地区之间、各省市之间全民健身设施供给的均等化程度逐渐提高。而对于老年人重要体育活动场所城市公园绿地来说,各级政府投入更大,2010—2019年10省市各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各省市之间的均等化程度逐渐提高,2019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上海、重庆、山东,而人均面积超过6m2的主要省市在东部地区,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见表5-5)。

表5-4 2013—2018年10省市每万人拥有全民健身工程面积情况 单位:m2

表5-5 2010—2019年10省市各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单位:m2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