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社会体育指导员

5.1.3 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运动技能的传授、科学健身知识的传播、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等都离不开社会体育指导员。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健身场地设施的完善、赛事活动的丰富,老年群体体育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对健身项目、参与形式、体育场地设施等的需求与时俱进,但由于体育健身服务的智能化和健身项目的多元化,老年人需要科学的健身指导,以掌握运动健身技能、运动时间和强度,通过科学健身让老年人达到身心健康和休闲娱乐的目的。尽管《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确定了“到2030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但这一数量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表5-6 2014—2018年10省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情况 单位:人

续表

由表5-6可知,2014—2018年10省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从变异系数的变化来看,10省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数量之间的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上海和江苏依然位于前列,河北、四川和重庆与其他省市差距较大,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影响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速度也日益加快,尽管我国加大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但由于管理不科学、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施展才能的组织和场所缺乏,造成上岗率低、队伍流失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在一线担任健身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问题突出。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老年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如2017年,《浙江省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主要任务:全省每年培训老年人体育健身骨干10000人以上,每个市、县(市、区)每年培训体育健身骨干1000人以上,形成适应老年人健身需求的志愿服务队伍,老年人健身服务指导明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