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5 发达的体育志愿服务体系
德国在各个层面推广体育志愿服务,例如通过DOSB、基金会、市政府、欧盟层面等。2007年通过了“帮助帮助者”的立法,在体育志愿服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这项立法,每年向志愿组织提供23亿欧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提供给体育组织,约占德国志愿者总数的11%,是德国最大的开展志愿工作的部门,德国政府对志愿者工作高度重视,把引导和支持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战略。
1)立法保障志愿服务
2002年,联合国在《奥尔胡斯体育志愿工作宣言》中承认了志愿活动对体育的重大贡献及其经济价值,志愿活动也是欧盟委员会2007年《体育白皮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白皮书发现志愿服务是一项有助于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的活动。德国分别于2008年通过了《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法》(Act to PromoteYouthVoluntary Services)、2011年通过了《联邦志愿服务法》(FederalVolunteer Service Act)、2013年通过了《志愿活动和地位促进法案》(PromotionofVoluntary Activities and Positions Act),这些法案促进和保障了德国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2017年,德国14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有43.6%的从事过志愿工作,自1999年以来,从事志愿工作的人口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从34.0%上升到43.6%,在2009年至2014年间,志愿服务的增长尤其强劲,增长速度比早期更快。志愿服务率的提高可追溯到社会变革,如扩大教育机会和加强对公众志愿工作的重视,志愿者参与到各种不同部门的志愿活动中,其中投入体育锻炼的比例最高(16.3%),其次是学校或托儿所(9.1%)、文化和音乐领域(9.0%)[91],体育志愿者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参与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
2)多举措激励体育志愿服务
根据德国奥体联数据,2012年德国体育志愿者数量就已达到885万人,185万人担任某种职务,其中85万人在领导层面从事志愿服务,100万人在执行层面任职,例如教练员,其余700万人无偿进行体育志愿服务。这185万担任一定职务的体育志愿者中,每人每月平均志愿工作20.1小时,总计相当于每月3720万工时,以每小时劳务费15欧元计算,每月劳务价值5.58亿欧元,每年劳务价值67亿欧元。德国体育俱乐部中设有大约170万个志愿服务岗位,其中男性任职的岗位约120万个,女性任职的约50万个。平均每位志愿者每月工作13.4个小时,德国体育俱乐部志愿者总计工作时间为2290万小时/月,相当于每年新创造价值41亿欧元[92]。发达的体育志愿服务得益于各种激励措施,一是志愿服务奖励。为了鼓励体育志愿服务工作,德国奥体联从2000年起,设立了“支持体育志愿服务奖”,以表彰那些在政治、经济、媒体等领域积极支持体育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和机构。此外,德国还通过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事故保险等措施大力支持志愿服务。二是税收政策激励。德国国家税法赋予体育俱乐部优惠政策,会员收入免税,资产管理收入按7%缴纳,商业活动按19%的正常税率缴纳,作为教练、体育指导员或管理员为俱乐部工作的志愿者,每年可获得2400欧元的一次性免税收入,在董事会层面工作的志愿者每年可获得720欧元的一次性免税额度,但同一个人不能同时获得两种类型的一次性免税额度,就志愿者由俱乐部支付的程度而言,这种间接补贴相当可观,对志愿者参与体育志愿服务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