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体养融合”人才匮乏
2025年08月10日
7.3.1 “体养融合”人才匮乏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必须有专业的健身指导员指导,否则比其他群体更容易造成运动伤病,79.07%的被调查老年人表示参与锻炼时没有指导,老年人期望在社区或养老院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而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类型和数量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是推动“体养融合”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目前医疗卫生人员、护理人员不具备体育健身指导技能,无法开出精准的运动处方,养老机构没有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指导;另一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运动康复保健知识和老年病学相关知识,难以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内容。因此,迫切需要培育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体养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等5部门共同制定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也指出体育部门要携手卫生、民政部门培养运动康复治疗师、健康指导师等相关人才。由于缺乏系统、专业化培训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首先,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匮乏。尽管我国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早在2014年就倡导和呼吁推进运动防护师队伍建设,但由于起步晚还没有形成培养规模,社会上具有老年运动康复保健知识、运动健康管理知识等的战略性人才储备有限。相关数据表明:在每10万人口中具有康复治疗师技术资格人口的数量上,欧洲为60人,美国为62.8人,德国为68.7人[148]。其次,后继力量薄弱。高校作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对口专业的较少,受招生政策、招生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数量有限,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最后,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针对“体养”需求的专业和课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这一领域的后继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