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 城市社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分析

5.2.2.2 城市社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分析

1)体育场地设施服务需求

据调查,65.58%的老年人所在社区或养老院设有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20.26%的老年人所在社区或养老院未设有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另有14.15%的老年人表示不清楚。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里最多的体育设施为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桌,普及率分别为45.21%、39.71%、38.49%。在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使用频率方面,15.12%的老年人表示经常使用,61.25%的老年人偶尔使用,23.63%的老年人从来没使用过,不使用的原因较多,其中,活动中心没有健身指导人员占41.70%,自身没有时间占35.90%,活动中心设施条件差占29.23%,距离太远占25.97%,自己行动不便占25.46%,活动中心不开放占15.17%。

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体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城市社区或养老院供给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但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种类较为单一、没有健身指导员在场指导、设施条件差、距离远、开放时间不足等问题,不符合老年人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导致使用率不高。

第一,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质量上存在问题(见图5-5)。45.62%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地太小,39.66%的老年人认为便利性不够,36.20%的老年人认为器械设施类型太少,可选择性不高,29.18%的老年人认为对外宣传不够,28.00%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干净,26.58%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设施坏了没有及时修理、影响使用,22.25%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所开放时间不合理,16.85%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所免费开放时间太少,此外,还有3.77%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在其他的问题,例如缺少适老性体育设施、缺少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等。

图5-5 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老年人对社区或养老院健身场地设施质量需求期望较高(见图5-6),57.38%的老年人要求使用方便,53.92%的老年人要求场地条件完备,46.79%的老年人诉求环境卫生良好,38.54%的老年人认为对老旧破损的器材设施应及时维修,另外有2.95%的老年人有其他需求,例如免费开放场地等。

图5-6 老年人对社区或养老院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

第三,老年人对现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各个方面都有改善期望(见图5-7),按照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设备维护好些、增加免费开放时间、建筑面积加大、多开办活动、类型增多、开放时间更合理、环境更干净、使用手续更方便、其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期待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就面积、便利性、种类、对外宣传、环境卫生等方面有所改善或提升。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数量上的需求,而且对质量有更高的需求,当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与政府供给不协调时,就会产生供需矛盾,引起老年人的不满。

图5-7 老年人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期望

2)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

专业的体育指导服务不仅能为老年人规范锻炼动作,增加老年人锻炼知识,提高老年人锻炼成效,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受调查老年人中,20.93%的老年人表示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或教练指导,例如:太极、广场舞等有老师领舞示范动作,球类运动、健身器材等有指导员指导动作规范和健身器材的使用等。另外79.07%的老年人表示参与锻炼时没有指导,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老年人认为散步、慢跑等简单运动不需要专业指导;二是有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需求,但是缺乏途径;三是职业性体育指导员指导费用高,老年人望而却步,而体育志愿者业务水平普遍不够,指导效果达不到老年人的要求。

第一,老年人对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内容需求情况见图5-8。54.18%的老年人希望学习锻炼后膳食营养补充方面的知识,45.01%的老年人希望得到慢性病康复指导,42.87%的老年人希望能有针对性的健身项目选择指导,40.43%的老年人需要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39.10%的老年人想要学习健身技术动作,27.44%的老年人希望有运动量指导,还有3.92%的老年人提出其他健身指导服务需求,例如运动时间的选择、运动器械产品推荐等。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锻炼后饮食营养搭配、慢性病康复、运动损伤预防等指导内容需求较大,说明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方面知识有较强的渴求,体现了老年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初衷;相比较而言,对健身项目选择、健身技术动作、运动量等指导服务的需求体现了老年人想了解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也是想认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和参与一些体育比赛活动等。

图5-8 老年人健身指导服务内容需求情况

第二,老年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水平提高的期望见图5-9。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63.59%),其次是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型(59.88%),再次是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49.29%),最后是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时间(32.48%)。由此看出,老年人更期望高水平、专业性强的体育指导员提供高水准、丰富多样的体育指导服务,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数量和指导时间上的需求相对较弱。

图5-9 老年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水平提高的期望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有在专业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下科学健身的愿望,以防止受伤和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特别需要“体医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但可以指导健身技能和方法,而且还可以开具促进健康或慢性病康复的运动处方。

3)老年人体育信息服务需求

体育信息的有效宣传能够让老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扩大老年人体育参与率,丰富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能。

首先,老年人公共体育信息宣传还存在较多问题(见图5-10),仅有8.60%的老年人认为公共体育活动宣传非常到位,其余91.40%的老年人都认为公共体育宣传存在问题,按照存在问题的程度依次排序为:宣传面向的群众太少、宣传渠道太狭隘、宣传内容太少几乎没有感觉到、宣传不及时。这表明老年人体育宣传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缺乏面向老年人的有针对性的公共体育活动宣传。

图5-10 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活动宣传的感知情况

其次,老年人体育信息获取渠道较多。其中,体育信息获取途径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电视媒体(52.29%)、社区宣传栏(47.76%)、网络媒体(46.23%)、报纸杂志(36.97%),也有部分老年人通过传单(26.02%)和体育组织(15.63%)获知体育信息,另外有0.15%的老年人选择其他途径了解,例如人际传播(见图5-11)。

图5-11 老年人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

由此可知,传统媒介是老年人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机、网络在老年人中的普及,老年人体育信息获取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访谈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主要通过电视、社区宣传栏、传统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取体育信息。202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将加大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有望改变老年人体育信息的获取途径。

最后,老年人体育信息服务的需求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充分反映在老年人对体育健康信息服务内容需求上,图5-12表明,健康合理的营养膳食(54.84%)和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45.72%)排在需求内容前两位,而慢性病康复运动处方是体育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可能是因为宣传不够以及我国“体医融合”的理念没能够深入老年人内心,所以对慢性病康复运动处方的需求程度不高。其余内容需求依次排名为体育场馆使用信息(43.18%)、体育活动开展信息(42.57%)、体育政策制度(34.83%)。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老年人体育参与率越来越高,对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新的体育政策制度等信息知晓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多。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希望获得更多的体育健身信息服务,但老年人获取体育健身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传统渠道,运用智能设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处于大数据时代,老年人体育健身信息服务供给将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图5-12 老年人体育信息服务需求情况

4)老年人体育活动服务需求

首先,调查老年人所在社区、街道、养老院的公共体育活动服务供给情况,调查结果显示,50.76%的老年人所在社区、街道、养老院会定期举办一些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28.26%的老年人表示没有,另外20.98%表示不知道。可以看出,社区、街道和养老院在体育活动组织上有待加强,尤其是社区、街道在老年人体育活动组织和宣传上有待加强,应增加供给量和知晓率。

其次,老年人体育活动类型的需求,83.86%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街道或养老院组织趣味性体育活动,33.15%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街道能举办竞技性体育比赛。可以看出,老年人都乐于通过参加趣味性体育活动增进与社区邻里的感情,提高社会参与度,由此增强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各类体育活动的选择上(见图5-13),健身知识讲座、老年人健步走比赛、老年棋牌比赛是最受老年人群体欢迎的三个项目,分别占49.75%、49.59%、46.79%。其余依次为健身操等操舞类比赛,乒乓球、门球、地掷球等球类比赛,其他类型的文体活动,例如体育培训、趣味运动会、体育旅游等。

再次,老年人体育健身培训需求,在受调查的老年人中有61.91%对科学健身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38.09%的老年人表示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调查老年人所在社区与养老院体育培训组织情况(见表5-18),其中体育健身知识讲座组织情况大多数为“有时组织”“很少组织”,分别占38.44%、36.00%,“从未组织”占15.73%,“经常组织”占9.83%。但是77.60%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希望参加科学健身相关知识的培训讲座,22.40%的老年人表示不希望参加体育健身知识讲座,这说明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但社区或养老院提供的体育健身服务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老年人体育培训项目需求上(见图5-14),太极等武术类项目、广场舞、乒乓球是老年群体最想学习的三大项目,其他项目按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气排球、门球、柔力球、地掷球等。

图5-13 老年人期望社区或养老院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

表5-18 社区或养老院组织体育健身知识讲座现状与需求

图5-14 老年人体育培训项目需求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老年人希望通过体育健身活动了解和学习体育促进健康、提高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以此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在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理念的引领下,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下,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从较低层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技能需求转向了更高层次的了解科学健身知识和参加体育比赛活动的需求。

5)老年人体育组织服务需求

体育社会组织是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推广普及体育健身项目、培养全民健身服务人才是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和快速老龄化的共同推动下,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如老年人体育协会、群众性或单项体育社团等,要进行登记注册管理;另一类是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组织(包括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站点、健身团队等),也称为草根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主要通过备案的形式进行管理,如遍布广场、公园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团队。

如图5-15所示,46.54%的老年人参加体育类社团组织,其中官方登记注册的体育组织占23.02%,自发性体育组织占23.52%;53.46%的老年人没有参加体育类社团组织,究其原因,20.93%的老年人认为无合适的体育社团组织,20.16%的老年人不愿意参加,也有其他原因,例如没有空暇时间、经济原因等。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可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而官方体育组织提供的体育健身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体育健身组织服务需求,而自发性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作为官方体育社会组织的有益补充,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体育健身服务。自发性体育组织一般为兴趣相投的老年人群体“抱团”锻炼的草根组织,但当前老年人草根体育组织存在专业体育健身指导缺乏、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活动经费不足、管理不严、组织松散等问题。

图5-15 老年人体育类社团组织参与情况

6)老年人体质监测服务需求

实施国民体质监测是为了了解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10个有关部门首次对60~69岁的老年人进行了全国性体质监测,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监测指标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具体测量指标有: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安静脉搏、血压、肺活量、2分钟原地高抬腿、握力、坐位体前屈、30秒坐站、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等。全国性国民体质监测每5年开展一次,迄今已经开展了5次,以分层抽样形式进行,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服务老年人部分主要针对年龄段为60~79岁。

经调查,79.53%的老年人有定期参加体质监测的需求,另外20.47%的老年人认为没有必要定期进行体质监测。而在体质监测地点方面,65.68%的老年人希望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34.32%的老年人希望能在专门的体质监测站进行。如此看来,大多数老年人都十分关注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希望能够接受体质监测服务,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健身。健康需求是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的传播,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能够拥有健康的体质去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生活质量高的重要表现,因此,老年人在重视健康体检的同时也希望获得体质健康监测服务。然而,目前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并未覆盖至全民,体质监测站点较少,体质监测服务仍须深入基层,扩大受监测老年人口的范围,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通过政府与健身房或健身俱乐部合作的形式设立老年人体质监测站、把老年人体质监测纳入年度体检范畴、在社区定期开展趣味测试运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