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又可分为单纯型与喘息型两类。本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0%,吸烟者、北方地区及大气污染严重等可提高发病率。病因常分为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或非感染因素,如理化刺激、过敏反应等。发病前多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表现以咳、痰、喘为主,急性期常有发热,属中医学咳嗽范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一般呈自限性,对症处理后可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迅速控制病情,进入临床缓解期。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如病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而危及生命。
【诊断依据】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可以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引起本病。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奴卡菌感染有所增加。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黏膜急性刺激等亦可引起。常见的致敏源,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或因对细菌蛋白质过敏,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反应。
(1)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体温38℃左右,多于3~5日降至正常。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见痰中带血。咳嗽、咳痰可持续2~3周才消失。如支气管发生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气促,伴胸骨后发紧感。
(2)肺部体征不多,呼吸音常正常,可以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3)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4)胸部X线检查大多数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5)病变多为自限性,全身症状3~5日消退,咳嗽症状延续时间可稍长。
(6)排除其他疾病如百日咳、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及肺癌等。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症状较微,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受凉感冒后,则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自然缓解。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型。
①单纯型:轻者有咳嗽,少量黏痰,常发生于冬季;重者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尤以早晨起床后明显,有细菌感染时痰呈脓性。
②喘息型:除上述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症状。
(2)查体:早期可无任何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3)胸部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条索状或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并发细菌感染时可增高,喘息型者嗜酸粒细胞可增多。痰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5)肺功能检查:早期常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量-容量曲线在50%和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更为敏感;闭合容量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有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最大流量-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6)常有吸烟史:诊断时须排除心肺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如肺结核、肺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单味中药疗法】
(1)沙棘:取沙棘洗净,存于冰箱中保鲜,每次服50粒(6~9g),每日2次,14日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龙舌兰:选新鲜龙舌兰叶片3片或4片(约30g)洗净,置于砂壶中文火煎制90分钟左右,至余药汁500ml,弃渣,趁热化入白糖20g,待药液适温(40℃)即可服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冬至前连服10~15日,每日1剂;慢性迁延期每日服1剂,连服3周以上;急性发作期,每日服3剂,连续7~10日。实验研究发现,本药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等非特异性免疫力,还可促进细胞免疫等特异性免疫功能。
(3)白胡椒:取白胡椒5~8粒研成细粉,撒在5cm×7cm大小膏药的中部,然后外贴于两侧肺俞穴,封贴1~3日取下。
(4)木蝴蝶:成人,每日15~20g;小儿,每日6~15g。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煮沸约5分钟为一煎。二煎加水适量,再煮沸5分钟。将两煎药液合并,每日分2次温服。另加水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亦佳。
(5)丝瓜藤:一般在7-8月份,于下午5-6时选取主根健壮、茎粗无病虫害的丝瓜藤,用消毒纱布将藤的表面洗擦干净,再将已消毒过的干净小口玻璃瓶准备好,离地面36cm处剪断丝瓜藤,将连根的一端稍弯曲插入准备好的瓶内,让丝瓜藤渗出的汁液滴入瓶中,并在瓶口处扎上消毒纱布,24小时内收取新鲜丝瓜汁液约1500ml。每次饭前半小时服150~200ml,每日3次,连服2~3周。
(6)百部:20g。水煎2次,合并药液约60ml,每次服20ml,每日3次。可加少许白糖或蜂蜜。10日为1个疗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有镇咳作用,能降低呼吸系统的兴奋性,对多种致病菌,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
(7)金荞麦:制成浸膏,每次10ml,口服,每天3次,7日为1个疗程。
参 考 文 献
[1]吴群,费雨田.沙棘果嚼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3):28
[2]王修德,褚桂娥,史建利.龙舌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10):602
[3]宋百花,张秀梅.白胡椒肺俞外贴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新疆中医药,1996(1):36
[4]杭立中.木蝴蝶治咳妙用.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35
[5]吴琼.丝瓜藤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1):38
[6]王豪.巧用单味中药治病.家庭医学,2008(3):58
[7]朱千勇.金荞麦药理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交通医学,2013,27(2):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