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浅部静脉者,称浅静脉炎,多见于四肢浅静脉和胸、腹壁浅静脉;发生于深静脉者,称为深静脉炎,可累及任何部位的深静脉,多数在下肢和骨盆内静脉,上腔或下腔也可发生,但极少见。本病最大的危险性是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血栓性静脉炎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特异性,主要病因有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异常的血液高凝状态等。本病归属中医学脉痹、恶脉范畴。
【诊断依据】
1.血栓性浅静脉炎
(1)浅层的静脉呈炎症表现,表面红、肿、热、痛,可触及索状物。
(2)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不用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消退。但常反复。
(3)全身反应轻,少数患者仅有低热,白细胞数稍有增高。
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急性期临床可表现有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呈暗红色,肢体皮温升高。
(2)急性髂骨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浅静脉扩张、股三角区压痛。
(3)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小腿深部组织肿胀、局部压痛及Homans征、Neuhof征阳性。
(4)慢性期表现为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3.患处表现 因静脉血回流障碍,故下肢肿胀,为凹陷性肿胀,站立、久坐、远行后明显,休息或平卧后减轻,晨轻暮重,长时间后,肢体显淤滞性皮炎,甚至皮肤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浅表性溃疡,进一步演变为“老烂腿”“裙边疮”长期不愈,即使创口愈合也会很快又复发。
4.实验室检查 结合静脉压测量、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血管检查、阻抗式血流图检查、皮肤温度测定等,可协助诊断。X线静脉造影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
【单味中药疗法】
(1)水蛭:生水蛭粉,每日6~10g,分2次吞服,15日为1个疗程。
(2)山慈菇:取山慈菇假球茎90g,捣碎,浸泡在500ml的75%乙醇中,7日后取出浸泡液装瓶备用。用时将浸泡液少许倒入手掌,在患处来回用力搓擦,直到皮肤发热,以利于药液渗入皮内,每日3~5次,7日为1个疗程。
(3)佛甲草:取新鲜佛甲草若干,洗净捣碎,加少量食醋调成糊渣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
参 考 文 献
[1]李树凯,李奇霞.水蛭治疗深浅静脉炎及脑血栓形成.中医杂志,1993,34(4):199
[2]赵秀珍,陈留池,钱南平.山慈菇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