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各种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根据病程的进展快慢,分为急性及慢性心衰;根据心衰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及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竭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以肺淤血、肺间质水肿、呼吸困难及肺部湿啰音为主。慢性右心衰竭常继发于左心衰竭,属于全心衰竭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存在,多见于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以体静脉压升高,肝大,皮下水肿及腹水,指端、口唇发绀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可发生心源性肝硬化。如果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称为慢性全心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咳喘、水肿、心痹、血瘀等病证的范畴。

【诊断依据】

1.左心衰竭

(1)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动静脉瘘等病史。

(2)常因感染、过度劳累、血压增高、心律失常、洋地黄过量或不足、电解质紊乱、妊娠、心肌缺血、负荷过重等诱发。

(3)劳力性或阵发性呼吸困难,后者多在夜间出现,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咳嗽及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4)双肺或双肺底出现湿啰音及哮鸣音,心脏扩大,心率快,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等。

(5)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肺淤血、叶间裂增粗等。

(6)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均不同程度增高。

2.右心衰竭

(1)多由左心衰竭引起,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

(2)右上腹痛,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少尿等。

(3)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胸腔积液、腹水、全身水肿,心脏扩大,剑突下心脏搏动,三尖瓣区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及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杂音。

(4)X线检查可见心影增大,有时可见上腔静脉扩张及搏动;如为单纯右心衰竭,则肺野较清晰。

(5)静脉压增高、血流动力学监测示中心静脉压、右房压增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增高,未并发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楔压多正常。

3.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竭同时存在。

【单味中药疗法】

(1)鲜万年青根:15~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至停服。

(2)玉米须: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3)玉竹: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4)黄连素:每千克体重10mg,每日2次,口服。实验研究表明,黄连素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围血管阻力改善心力衰竭,能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cAMP介导钙离子内流增加,加强心肌收缩力。

(5)北五加皮:研细末,吞服,每次1~2g,每日3次。

(6)葶苈子:研细末,吞服,每次1~2g,每日3次。

(7)罗布麻根:9~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8)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9)苦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10)毛冬青甲素:系从植物毛冬青中提取加工而成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胶囊,每粒含毛冬青甲素40mg,每次3粒,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

(11)乌灵菌粉: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3个月。

参 考 文 献

[1]黄泰康.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86

[2]陈贵廷.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402-406

[3]孟立军.黄连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8):475

[4]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海:文汇出版社,1989:231

[5]刘渡舟.实用中医临床学.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154

[6]丁有钦,冼绍祥,欧明. 冬青甲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新中医,1994(10):40

[7]苏便苓,刘振红,李拥军,等.乌灵菌粉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临床荟萃,2006,2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