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乳腺增生病

十三、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本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以30-40岁的中年妇女最多见,少数在20-30岁发病,青春期和绝经后几乎无发病者。国内普查资料显示,农村成年妇女中本病的检出率为5%;大城市成年妇女中检出率为10%~15%;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乳腺增生病的检出率可达30%,甚至更高。普查资料还表明,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本病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乳房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本病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本病具有自限性,通常1~3年可以不治而愈,尤以结婚或妊娠后症状自行消退。也有复发者,但绝经后也能自愈。

【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30-40岁的妇女;临床上有乳腺肿块,且多数伴有乳腺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胀痛常有周期性,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期加重,可放射到肩部、背部,月经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2.肿块可发生于双侧,也可发生于单侧;边界不清,与皮肤不相连,推之可动,肿块可随情绪变化消长,始终不会溃破。

3.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

4.利用钼靶X线、B超、热像图等现代检测手段作为辅助诊断;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单味中药疗法】

(1)全蝎:适量。焙干研粉。每次5g,每日1次,饭后冲服。10日为1个疗程,服1~2个疗程有效。

(2)干姜:适量。研极细末,均匀撒在敷料上,用69%的乙醇(或高度白酒)喷洒至干湿适中,敷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4~6日可愈。

(3)老鹳草:老鹳草(干品或鲜品),每日30~60g,煎水服或代茶频饮。30~60日为1个疗程。月经期不必停药。

(4)补骨脂:①补骨脂800g,文火炒微黄,研细末,每次服3g,每日3次。②补骨脂150g,蜈蚣10条,入食醋1000ml内浸泡,15日后局部外搽,每日3次或4次。可连续应用1~3个月,直至治愈。

(5)水蛭:适量。去杂质,洗净,自然风干,研成细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装水蛭粉0.25g。口服水蛭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0~15日可愈。

(6)红花:红花6g,花椒10粒,熬水洗患处。每日2次。

(7)土茯苓:鲜土茯苓100g,甲鱼1只,猪瘦肉50g。鲜土茯苓和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甲鱼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烧2小时,饮汁吃肉。

(8)白芥子:60~120g。研细末,装入消毒纱布袋内。先用温水外洗乳房患处,再用生姜汁涂患处皮肤,后将纱布袋敷患处,绷带固定。每日1剂,3日换药1次。

(9)重楼:30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5日。

参 考 文 献

[1]熊小明.全蝎治疗乳癖60例.江西中医药,1994,25(1):61

[2]涂朝辉.中药内外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病3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2):74

[3]刘兴武.自制水蛭胶囊治疗妇科淤血癥瘕.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1):23

[4]杨丁友.白芥子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中医杂志,1998,39(5):261

[5]薛明兴,王兰.夏枯草口服液治疗肝郁化火症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0(3):409

[6]饶文举.补骨脂治疗乳腺增生.中医杂志,2002,43(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