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先天性发育缺损及遗传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较少见;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则较为常见。病因主要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二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属中医学咳嗽、咯血范畴。自抗菌药物应用以来,已逐渐减少,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只要支气管未受到严重破坏,支气管的病变是可逆的。
【诊断依据】
1.可有幼年患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有纤维硬结性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纤维化等病史。
2.多数有慢性咳嗽、咳脓痰,痰量一般较多,厌氧菌感染时痰可有臭味,咳痰可与体位改变有关。常有反复咯血,继发感染后有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少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量不等)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及全身症状。
3.早期多数无阳性体征或听诊肺部有固定性湿啰音;病变范围大或有继发感染时,可有明显湿啰音。部分患者有杵状指。
4.继发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痰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者,痰中有的可发现结核杆菌。
5.胸部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或单侧肺纹理增粗、紊乱;囊状支气管扩张者可见蜂窝状(卷发状)阴影,甚至出现小液平面。继发感染后病变部位可有斑片状模糊炎性阴影,甚至有肺不张。胸部CT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对囊性扩张者更有价值。
6.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及性质(柱状、囊状)。
7.先天性支气管扩张(Kartagener综合征)较少见,多为囊性扩张且常伴有心脏异位、副鼻窦炎或胰腺囊性纤维化病变。
8.应注意与引起慢性咳嗽、咳痰及咯血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和肺癌相鉴别。
【单味中药疗法】
(1)三七:三七粉2g,口服,每日3次,无咯血3日后停药。实验证实,三七对肺部疾病具有止血、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酶时间,增强凝血功能。
(2)地榆:干地榆3000g,加水适量煎煮2次过滤、浓缩至12L,成人每次30ml(相当于生药7.5g),每日4次,7~10日为1个疗程。药理研究发现,地榆所含的鞣质能缩短出血时间,还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
(3)大蒜:鲜大蒜捣成泥状,置于纱布上,分别敷双侧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每晚敷1次,每次敷10~12小时,以局部有烧灼感及皮肤发红为度,3~10日为1个疗程。
(4)仙鹤草:每次10g泡开水服。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现代研究发现,本药能促进血液凝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抑制作用;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平滑肌痉挛等。
(5)桑白皮:30g,水煎,每次50ml,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参 考 文 献
[1]邹喜生,胡孙根.垂体后叶素联合东莨菪碱、三七粉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实用临床医学,2006,7(4):37
[2]刘征.大蒜泥敷涌泉穴治疗咯血.山西中医,1992,8(4):8
[3]薛文忠.一味单药巧治病.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
[4]田顺莉.鲜中药治疗内科疾病验案举隅.中医研究,2013,26(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