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胆 石 症

十二、胆 石 症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存在有结石的一类疾病,结石可发生于胆道的任何部位,其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少数患者胆道内虽有结石,但是不引起症状,常称为无症状性结石。胆石症病因可能与胆汁淤积、胆道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有关。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否引起胆道感染、胆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与程度。通常除胆囊内结石及肝内胆管的结石外,其他部位的结石多有胆绞痛症状,胆绞痛大都在饱餐或吃高脂肪饮食后数小时内,或在腹部受到震动后发作。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胛或右肩部。痛时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有些患者呕吐后胆绞痛可稍减轻。如合并有胆道感染,可出现黄疸、高热、头晕头痛、血压下降、白细胞增高、胆囊区压痛。本病以女性患者多见,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2。胆石症属于中医学胆胀、胁痛等范畴。胆石症的治疗效果良好,病死多由于胆囊穿孔、胆管炎、肝脓肿或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所致。

【诊断依据】

1. 症见右上腹牵拉痛,疼痛常由饱餐或进高脂肪餐诱发,胀气,嗳气,厌油腻;在上腹痛发作的同时或其后出现发热和黄疸。

2. 查体右上腹压痛和叩痛,白细胞增多。

3. 腹部X线片显示结石部位,B超提供结石的大小和部位,CT扫描清晰显示胆道形态和结石情况。

【单味中药疗法】

(1)大黄:对不宜手术,胆结石<1.0cm或呈泥沙样,经其他排石效果不好者,用大黄片0.6g,口服,每日3次。对症状已缓解的胆石症患者服大黄煎剂每次250ml(含生大黄10g),隔日1次,连服5次,首次加倍。

(2)芒硝:用大剂量芒硝20~30g,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效果良好。

(3)连钱草:连钱草鲜品100~150g,煎服。用于治疗尿道、肝胆结石具有较好疗效。

(4)佛手:佛手的酒浸剂,适量内服,对胆石症引起胆绞痛经常发作者,可起到长期缓解作用。

(5)金钱草:50~60g。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

(6)威灵仙:每日60g,分2次煎服。

(7)番泻叶:番泻叶粉胶囊,口服。每次1g,每日3次,24小时内不解大便者再服1次,不用其他抗生素,治疗20例,具有急性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者,均获临床控制。

(8)车前草:新鲜车前草适量,洗净,捣烂,取汁去渣,日夜频服。

(9)龙胆草:龙胆草15g,水煎温服,每日1服,连服1周。

参 考 文 献

[1]袁丽芳.中药大黄的临床新用途.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7):433

[2]王文川,曾华林.孕妇忌用芒硝之我见.中医杂志,1990(31):571

[3]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25

[4]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198

[5]于占德.大剂量单味金钱草治疗胆石症50例疗效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10):590

[6]陈可冀.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