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本病属中医学痹病范畴。
【诊断依据】
1.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
3.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子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
【单味中药疗法】
(1)秦艽:100g。水煎,洗红肿关节。每日2次,洗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2)葛根: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
(3)火把花根片:由火把花根提取物制成。每次3~5片,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4)生地黄: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5)桑枝: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6)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10g,调服。
(7)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8)虎杖:适量。本品切片,按250g生药加500ml白酒的比例泡制,封缸,半个月后开启。成人每次服15ml,每日2次,儿童减量。
(9)川芎:500g,研极细末。用时取川芎少许,以温水或醋调至糊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然后用纱条固定。2日换药1次。
(10)薏苡仁:煮粥服,每次60~250g,每日3次分服。
(11)白芥子: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于布上,贴敷于患处,用纱布条固定,每日换1次。
(12)三七:研末,每次3g,吞服,每日1次,连服1个月。
参 考 文 献
[1]张学义,孙丽燕.知医辨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32
[2]路忠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21
[3]高封民.服用火把花根片后闭经的风湿性疾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76-677
[4]李凤霞.大剂量生地黄为主治痹证.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
[5]姜琳.祛风通络说桑枝.东风药膳,2009
[6]杨鹏举.中医单药奇效真传.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