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偏 头 痛

七、偏 头 痛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主要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下丘脑神经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血管舒缩紊乱性头痛。偏头痛具有如下临床特征: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基本相似,头痛位于一侧或双侧,伴有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面色苍白等症状,头痛持续4~72小时。中等到严重程度,头痛前可伴有视觉改变等先兆;间歇期基本正常,约50%患者有家族史。本病占所有头痛的1/4,为神经内科主要病种之一。偏头痛通常在青春期前后起病,历时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是一种常见而独特、顽固的疾病。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偏头痛、偏头风,也包括中医所说的头风等。偏头痛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肝郁化火、肝阳化风、风邪外袭、气血亏虚和肾元亏损、肝阴不足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气滞、痰结、血瘀阻滞清窍,脑络失畅,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具体表现。

【诊断依据】

1.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部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可长达数日。

2.多有劳累、情绪因素和月经来潮等诱因。

3.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和便意等)。呕吐后常有思睡,醒后症状消失。

4.普通型仅有上述症状;眼型者头痛发作前有黑矇、闪辉性暗点等先兆,为时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椎-基底动脉型者有眩晕、耳鸣、吞咽及构音障碍、咽部异物感等先兆。发作时少数伴有眼肌麻痹(眼肌麻痹型)或肢体一过性偏瘫(偏瘫型)等。

5.脑阻抗血流图:头痛前期呈低血容量型,头痛期呈高血流量型。

6.部分患者可有脑电图异常和家族遗传史。

7.可排除青光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癫HIAJIAN性头痛和颅内动脉瘤等疾病。

8.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无先兆。

【单味中药疗法】

(1)川芎:将川芎100g浸于500ml酒中,1周后饮用。每次20~30ml,每日3次,一般用药5次或6次即可见效。亦可将川芎研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冲服,连用7~10日。

(2)全蝎:将全蝎适量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每次取少许置于太阳穴,以胶布封固。每日换药1次,连用3~5日。

(3)土茯苓:30~60g。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5~7日。

(4)白芷:将白芷研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用7~10日。白芷芳香解表,祛风止痛,常用于各型头痛的治疗。

(5)威灵仙:6~10g,泡茶。每日3次,连用10~15日。

(6)葛根:10~20g。水煎,分2次服,连用10~15日。葛根发表解肌,升阳解痉,常用于阳明经头痛的治疗。

(7)灯盏花注射液:用灯盏花注射液20m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日为1个疗程。灯盏花主要成分是总黄酮,其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局部缺血缺氧,而且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改善血小板功能,从而降低血液的高黏滞状态,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8)天麻:用全天麻胶囊1g,每日3次。头痛较重者可晚上睡觉前加服1g,2周为1个疗程。或用天麻素胶囊0.3g,每日3次,连用2个月。天麻的主要成分天麻素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产生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9)菊花:用杭白菊20g,泡于1L开水中饮用,每日2次,服用半年,或用菊花1kg,做药枕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希康.川芎是治疗头痛的圣药.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3):132

[2]俞应华,杨道华.中药威灵仙泡茶治疗偏头痛30例.中国民间疗法,1997(2):45

[3]陈彦洪,聂建堂.灯盏花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疗效观察.临床荟萃,1998,13(14):665

[4]邸树清,邸立伟,刘粹新.全天麻胶囊治疗偏头痛46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80

[5]郭枫,段文杰.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航空航天医药,2009(9):84

[6]杨鹏举.中医单药奇效真传.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0

八、癫HIAJIAN

HIAJIAN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的、突然的、暂时性的脑神经元异常的过度放电,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的、暂时的、反复的意识障碍,并伴有全身性或局限性肌肉强直-阵挛性抽搐,或表现为其他形式的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及自主神经等方面的症状。本病发病多与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有关。获得性因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颅脑损伤、各种脑炎、脑膜炎、脑瘤、脑血管病、寄生虫病、代谢障碍和中毒及变性疾病等。本病属中医学HIAJIAN病范畴,风、火、痰、瘀是导致发病的主要病机。

【诊断依据】

1.以反复发作性抽搐,意识障碍,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为主征。发作间隙期无任何不适。

(1)全面性发作

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全身强直、阵挛性痉挛发作,伴有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和尿失禁,一次发作达数分钟,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可有先兆,事后无记忆。如一次大发作后,意识尚未清醒又出现大发作或连续全身抽搐不止者,谓大发作连续状态。

②失神发作(小发作):表现为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患者静止不动,双眼凝视或上视,少数可伴有颜面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一次发作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钟,偶可达数分钟,事后无记忆,如连续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谓小发作连续状态。

③强直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全身或双侧肌肉的强烈、持续收缩,肌肉僵硬,躯体伸展背屈或者前屈。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

④阵挛性发作:主动肌间歇性收缩,导致肢体有节律性的抽动。

⑤肌阵挛性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个肌群,常成簇发生。

⑥失张力发作:表现为双侧部分或全身躯干肌突然失用,导致不能维持原来姿势出现跌倒、肢体下坠等。

⑦痉挛:表现为突然短暂的躯干肌肉和双侧肢体强直性屈性或伸展性收缩呈“点头样”“鞠躬样”,偶有发作性后仰。

(2)部分性发作

①运动性发作:表现为一系列的局部阵挛性抽搐发作,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意识无障碍,如连续或间歇地持续发作达数小时、数日或数周者,谓局限性发作连续状态。如阵挛性抽搐从局部逐渐扩延及同侧远端肢体或半身者,谓杰克逊癫HIAJIAN,如扩及全身而导致大发作时,可有意识障碍。

②感觉性发作:多表现为嘴、舌部、口角或肢端的发作性麻木感、触电感或针刺感,偶可为温热、疼痛或感觉缺失感。

③自主神经发作:表现为恶心呕吐、潮红、出汗、心悸、寒战、发热和瞳孔异常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常伴有疼痛、眩晕、麻木等感觉症状和暴怒、恐惧等精神症状。疼痛多在头部(头痛性癫HIAJIAN)或腹部(腹型癫HIAJIAN),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

④精神运动性发作:表现为精神错乱和自动症,后者可能为机械地继续发作前做的动作,或为一些新的无意识动作,或为对幻觉、错觉的反应动作。

2.常在过劳、惊恐、暴饮暴食、感染、过度换气和月经来潮等情况下诱发。

3.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可见癫HIAJIAN波型(棘波、尖波、慢波或棘慢波综合征等)。

4.通过病史询问、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尿、便、脑脊液、X线检查、造影和CT等),除原发性癫HIAJIAN外,一般常可找到致病原因及其有关征象。

5.对抗癫HIAJIAN药物一般可有较好的反应。

【单味中药疗法】

(1)地龙:用干地龙,成人每次3~6g,儿童每次1~3g,水煎服,每日1次或2次,连服1~2个月。或用地龙与黄豆同煎后服豆粒。可用于治疗各型癫HIAJIAN,尤其是外伤性局限性癫HIAJIAN。现代研究表明,地龙中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抗血小板活化物、蚯蚓解热碱、黄嘌呤、透明质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中枢抑制、松弛平滑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2)赭石:将赭石研为细末,成人每次50g,小儿每次30g,白开水送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各型癫HIAJIAN

(3)白矾:将白矾研为细末,每次3~4.5g,每日早、晚各服1次。一般发病1~2个月者服药20日,半年者服药1个月,1年以上者服药1~3个月。

(4)石菖蒲:15~30g。水煎服。每日2次或3次,30日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中间不停药。或取石菖蒲研末,每次3g,每日3次,连服1~2年。石菖蒲具有化痰开窍、化湿和胃的作用,这与石菖蒲所含的酸及β-细辛醚有关。

(5)苦参:15~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可连用1~2个月。

(6)红花:将红花研为细末,每次2~3g,每日2次,口服,连用3~6个月。可用于治疗癫HIAJIAN兼有血瘀表现者。

(7)全天麻胶囊:口服全天麻胶囊,每次2~6粒,每日3次。对小发作疗效较好。天麻的天麻素及苷元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

(8)蝉蜕:每次5g,每日3次,水煎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参 考 文 献

[1]尚尔金,岳凤先.地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进展.中国医药情报,1995,1(6):370

[2]杨安婷,林秀萍.中药赭石治疗小儿癫HIAJIAN121例临床体会.黑龙江中医药,1998(5):16

[3]阎国杰.家庭单方治病小窍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02-103

[4]徐常本,魏香荣,王玉平,等.苦参的临床新用途.基层中药杂志,1995,9(2):43

[5]杨鹏举.中医单药奇效真传.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