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又称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炎综合征,是由感染后(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常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和(或)一过性氮质血症。在我国北方,本病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冬、春季多发;南方不少患者发生于脓疱病之后,因此多发于夏季。本病主要是儿童疾病,一般以5-14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依据】
1.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
2.一般有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可有管型尿(如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常见有高血压及水钠潴留症状,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血清C3下降。伴有或不伴有ASO升高;尿中FDP含量增高。B超检查双肾无缩小。
3.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3周发病。
4.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痊愈。
【单味中药疗法】
(1)连翘:18g。加水文火煎至150ml,分3次饭前服,5~10日为1个疗程。
(2)牙痈草(披针叶琉璃草):味苦、性凉,归胃、肾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全草16g水煎服。或干叶适量,研末装胶囊,每粒300mg,每次3~6粒,每日3次,口服。
(3)石韦叶:将石韦叶2~3g,加水500~1000ml,水煎,分2次服用;亦可水煎代茶,10日为1个疗程。
(4)益母草:全草150~200g或鲜草300~400g,加水700ml,文火煎至300ml,分2次或3次服用,5~10日为1个疗程。
(5)猫须草:又名化石草、肾草。味甘、微苦,性凉,清热祛湿、排石利尿。30~60g(病重者用量加倍)。水煎,分3次服。
(6)白花蛇舌草:30~6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7)云南灯盏花:云南灯盏花注射液,3-8岁每日4~8ml;9-13岁每日8~1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或250ml静脉滴注,14日为1个疗程。可抑制血管内凝血,促进纤溶活性,降低血黏度,改善局部循环,明显增加肾皮质血流量,改善肾功能,起到减轻肾脏炎症,缩短病程作用。
(8)黄芪:黄芪注射液(每支10ml,相当于黄芪20g)每千克体重0.5~0.7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的提取物,含有黄芪甲苷、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利尿、消肿,改善蛋白质、糖、脂代谢的作用,减少尿蛋白及能明显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黄芪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同时具有肯定的抗自由基作用,还可通过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炎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延缓肾衰竭的发展。
(9)蝼蛄:又名水狗、土狗子,味咸性寒。1~2只,放入鸡蛋中,外用草纸浸湿包10层,放入烤箱内,待熟后弃纸壳,趁热食。1-5岁每日吃1个;6-10岁每日吃2~3个;10岁以上每日吃3~4个。利水通淋,消肿解毒。
(10)陈葫芦:25~50g,水煎服。或焙黄研末,口服,每次15g,每日3次。利水,通淋。
(11)大青根:每次60~120g,炖青皮鸡蛋1个。每日1次。
(12)紫花地丁:紫花地丁7~8株,加水300ml,煎至100ml,加鸡蛋2枚煮熟,一次服用,连服3~5日,每日2次。
参 考 文 献
[1]阎国杰.家庭单方治病小窍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2]马洪文.新编验方秘方大全(内科分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裘惠萱.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28例.中国基层医药,1999,6(3):175
[4]刘国锋.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中国基层医药,2002,9(9):826
[5]郭爱廷.新编单方验方大全·内科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