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习惯性流产

十、习惯性流产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胚胎或胎儿及其附属物自动脱离母体,部分或全部自子宫排出,胎儿体重在1kg以下者,称为自然流产;连续发生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其中妊娠终止在妊娠12周前称为早期流产,12周后称晚期流产。遗传因素是早期习惯性流产的最常见原因。早期流产常见于染色体异常(占50%~60%)、内分泌功能不足、精子缺陷、免疫因素等;晚期流产常见于子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等。

【诊断依据】

1.完全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胚胎组织已完全排出宫腔外,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B超检查宫腔回声正常。本病属中医学滑胎范畴。

2.不全流产(多为早期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停经后阴道出血较多甚至发生休克;可伴有下腹坠痛或可见部分妊娠物随阴道出血排出;妇科检查发现宫口扩张,有时见胎盘绒毛组织堵塞在宫口;B超检查可见宫腔内有残余胚胎组织。

【单味中药疗法】

(1)玉米嫩衣:玉米嫩衣(即紧贴玉米粒之嫩皮)1个,怀孕后每日煎汤代茶饮,饮至上次流产期,用量加倍,直至分娩为止。

(2)南瓜蒂:适量。放瓦上烧灰存性,研为细末。自受孕2个月起,每月吃1个。可拌入米粉内同食。

(3)母鸡:老母鸡(4~5年以上者)1只,红壳小米250g。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煮汤,再用鸡汤煮粥服之。

(4)杜仲:杜仲50g,猪肚250g(洗净,切块),加水煲汤,用盐调味,饮汤,食猪肚。

(5)艾叶:鲜鸡蛋2枚,艾叶12g,同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煮(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怀孕1个月者,每日服食1次,可连服1周;怀孕2个月者,每10日服食1次;怀孕3个月者,每15日服食1次;怀孕4个月者,每月服食1次,直至妊娠足月。艾叶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止血安胎的作用;鸡蛋味甘,性平,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6)黄芪:黄芪20g,鲈鱼1条(250~500g),洗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后服用。每日1次或隔日1次。

(7)胡桃:胡桃10只,打破,连壳加水适量煮汤,去渣,代茶饮用。

(8)苎麻根:苎麻根15g,鲤鱼1条(约500g),糯米50g。将鲤鱼去鳞杂,洗净切块。将苎麻根水煎取汁,加鲤鱼、糯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剂,连续食用3日。

(9)紫河车粉:10g。每日分3次服,第2个月逐月改为隔2、3、5、10日服,至怀孕7个月停服。

(10)凤凰衣:凤凰衣(雏鸡孵化出壳后的卵壳内膜)适量,瓦上文火焙黄,按上次流产期提前连服5日。每次10g,每日2次,米汤冲服。

(11)菟丝子:菟丝子30g(鲜者加倍),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菟丝子洗净,捣碎,加水煎取浓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沸或2沸即成。每日2剂,连服7~10日。

(12)白术:白术15g,猪肚、大米各100g,调料适量。将猪肚、白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取食,每日1剂,连续服用3~5日。

(13)肉苁蓉:肉苁蓉15g,大米100g,调料适量。将肉苁蓉细切,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白、生姜末及食盐各少许,煮沸即成。每日1剂。

(14)阿胶:糯米100g,阿胶30g,红糖少许。先取糯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阿胶及红糖,边煮边搅拌,再煮2沸或3沸即可。每日1剂,连服3日。

参 考 文 献

[1]王晖,王燕子,李国青.偏方大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25,426

[2]侯钦平,王家瑞.核桃仁治先兆流产. 山东中医杂志,1991,10(5):54

[3]李秀华,李秀云.黄麂胎治疗习惯性流产65例.辽宁中医杂志,1996,23(3):123

[4]黎烈荣,刘佩云.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妇产科病的良方妙法.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613-649

[5]王爱芹,曹慧娟.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541

[6]孟炜,梁学林.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2

[7]经文.艾叶煮鸡蛋治疗习惯性流产.农家参谋,2009(10):35

[8]方雪.习惯性流产的饮食调理.东方药膳,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