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急性胃肠炎

五、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是由细菌与细菌毒素、病毒、有毒动植物或化学药品等引起急性胃炎伴发肠炎性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临床上以急性发作上腹部疼痛、呕吐、腹泻为特征。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腹泻、出现发热、烦躁、口干、尿少、目眶凹陷、皮皱缩、舌质红干而瘦等失水或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症状。进一步也可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神志模糊等厥脱症状。本病属中医学呕吐、泄泻、腹痛、霍乱等范畴。本病病情较轻者,一般1~2日可好转自愈,但老人、小儿或体弱患者,易出现休克,须及时救治,不可耽误病情。

【诊断依据】

1. 常有不洁饮食、暴饮暴食或同食者集体发病史,潜伏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 临床表现轻者仅为腹痛、呕吐、腹泻,重者可伴有发热、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压下降等。沙门菌所致者粪便呈黄水样;嗜盐菌所致者腹痛腹泻较重,粪便可呈洗肉水样;葡萄球菌引起者呕吐较重,呕出物重症可带血;可能伴有皮肤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表现。

3. 粪常规检查可见黏液,红、白细胞,脓细胞,偶或伴有巨噬细胞。可疑食物、呕吐物及粪便培养可能检得致病菌。

【单味中药疗法】

(1)马鞭草:鲜马鞭草、鲜鱼腥草,捣烂,加凉开水适量,搅匀后,绞取药汁服用。每日2次。

(2)厚朴:厚朴适量研末,每服3g,或适量面制成糊丸,每服4.5~9g。每日2次或3次。

(3)穿心莲片(成药):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4)黄连素片(成药):口服。每次0.2~0.3g,每日3次。

(5)七叶莲:将野生七叶莲洗净晒干研末,装入胶囊备用。口服,每次1~2粒,每日3次,连服2~3日。

(6)番石榴叶:取番石榴嫩叶10片(小儿3~5片),水煎服,每日2次,对腹泻为主者有良效。

(7)鲜姜片:先用75%乙醇棉球将患者脐孔消毒,然后将食盐放入脐孔,以填平为度,上置厚0.3~0.4 cm 鲜姜片1枚(姜片以三棱针扎数个小孔),将枣粒大小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候艾炷徐徐燃至将尽时,另换一炷再灸。如感到灼痛时可移至天枢穴灸之。一般3~8 炷(视病情而定)。

(8)鲜藕:鲜藕100g,洗净切片,加入粳米、红糖若干,煮粥服,每日2次,连服3日。

参 考 文 献

[1]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73

[2]成华,张天成,刘炬,等.隔盐姜灸治疗急性胃肠炎126例.中国针灸,2002,22(1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