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细胞减少症

四、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指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主要由于中性粒细胞缺少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无严重感染,继发性可伴有严重感染。发病以女性为多见,儿童患者少见,医务工作者较多见。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因化疗、放疗所致,由感染、脾亢引起,也有病因不明等。起病缓慢,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有的患者有反复感染。本病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急性白细胞减少伴严重感染,病死率高,有的有家族史,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诊断依据】

1.外周血细胞计数 成人<4.0×109/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在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10-14岁<4.5×109/L;5-9岁<5.0×109/L;5岁以下<5.5×109/L。

2.骨髓象 粒细胞系可正常、增生减低或成熟抑制。

【单味中药疗法】

(1)千金藤:千金藤素片,每次20mg,每日3次,从放疗开始服用,至放疗结束停服。

(2)黄芪:黄芪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2次,疗程8周。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对某些病毒的繁殖并由此引起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细胞体外生长的寿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的白细胞总数及多形核白细胞数,而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并无明显影响;改变细胞的营养和能量代谢等。

(3)五加皮:刺五加颗粒每次2包(每包含浸膏0.68g),每日2次,持续服用40日为1个疗程。动物实验结果证实,刺五加能明显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并证明本药的作用与其增加小鼠骨髓粒系祖细胞形成集落数有关。

(4)淫羊藿:用单味淫羊藿制成颗粒,每包15g。第1周每日3包,第2周改为每日2包。共治疗30~45日。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本药能降低Zn、Mg的含量,提高DNA生物合成率,促进有核细胞分裂增殖。

(5)绞股蓝:绞股蓝胶囊(每粒含绞股蓝皂苷20mg),每次3粒,每日3次,15日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6)灵芝:灵芝胶囊(每个重0.5g,约含灵芝固体培养基4.16g),每次4粒,每日3次。

(7)补骨脂:适量。微炒研末,炼蜜为丸,每丸约重6g,每次1~3丸。或服粉剂,每次3g,每日3次,盐开水送下。4周为1个疗程,停药10日后开始第2个疗程。

参 考 文 献

[1]翁晓生.纯黄芪制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15例疗效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8):462

[2]熊泰本,漆承湘,陈武.绞股蓝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1997,28(1):25

[3]董自强.实用单方验方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