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是妇女由育龄期到老龄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生理阶段,一般在45-55岁(平均在49.5岁左右)。此时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逐渐消失,2/3妇女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内分泌失调性的月经改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有潮热多汗、头晕目眩、烦躁易怒、抑郁多虑、寡欢、情志不能自制等,也有人会出现心悸失眠、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临床上属于中医学绝经后诸症的范畴。本病经及时治疗和心理辅导可完全治愈。
【诊断依据】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自觉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在诊断前需先除外心血管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疾病,以免误诊。
1.本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妇女,多有月经紊乱或闭经,常伴有潮热多汗、心悸、烦躁、抑郁、失眠、易激动、血压波动(主要为收缩压升高)、皮肤麻木、蚁爬感等症状。
2.第二性征可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3.生殖器官可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有时并发阴道炎、排尿不畅、泌尿系统感染等。
4.血、尿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明显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低于卵泡早期的水平)。
5.阴道细胞涂片提示雌激素水平降低,FSH升高。
6.骨质检查:血尿钙检查,脊椎、掌骨有无骨质疏松。
【单味中药疗法】
(1)益母草:益母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周。
(2)百合:鲜百合50g,用清水浸泡1夜,捞出。另加水200ml煮熟,连汁同食。常服有效。
(3)刺五加:刺五加片,每日9g,分3次口服。3~12个月为1个疗程。
(4)一叶萩:一叶萩(叶底珠)片,每片含一叶萩碱4mg。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
(5)黄芪:黄芪120g,母鸡1只(去毛、内脏),共炖熟,分次服食。
(6)茯神:茯神15g,生鸡子黄1个。茯神用1杯半水煎取1杯,稍停,入鸡子黄,搅匀备用。临睡前先以温水洗足,后趁热服下此药。适用于有失眠症状者。
(7)五味子:五味子10g,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1个月。
(8)豨莶草:取黄酒加蜂蜜等量烊化拌匀后和生豨莶草置蒸笼内蒸焖后制成制豨莶草。取生豨莶草30g,制豨莶草30g,水煎服,连服6剂。后改为生豨莶草60g,制豨莶草30g,连服6剂。再改为生豨莶草30g,制豨莶草60g,隔日1剂,连服12剂。最后取生豨莶草15g,制豨莶草15g,水泡代茶饮,连服2个月。
(9)大豆:每日饮大豆豆浆200ml,或食用3把烘烤的大豆(每日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为60~70mg)。大豆豆浆必须自磨,服用大豆豆浆与大豆渣的混合浆。
(10)黑升麻:每次2g,每日2次。一般4~8周可产生明显的疗效。
(11)红景天:15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15日。红景天味甘、性寒,具有益气、养阴、清热之功效,能清补兼顾,并具有增强卵巢分泌功能的作用,同时还有抗疲劳、镇静、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晖,王燕子,李国青.偏方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73
[2]姚文华,张建中,李秀江,等.刺五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1997,17(6):19
[3]黎烈荣,刘佩云.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妇产科病的良方妙法.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46-370
[4]孟炜,梁学林.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6
[5]夏礼青.五味子治疗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杂志,1998,39(6):325
[6]杨丁友.豨莶草善治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杂志,2001,42(4):200
[7]高纪晔,王小华.大豆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初探.大豆科技,2009,5:36
[8]吴玮玮,李铭源.黑升麻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55
[9]白正学.红景天临床应用举隅.新中医,2006,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