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系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心力衰竭的心脏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其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属中医学肺胀范畴。肺源性心脏病常反复急性发作,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在10%~15%,但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依据】
1.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史。
2.有慢性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及肺气肿体征,右心功能不全时有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3.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1)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2)胸部X线表现:①右肺下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mm以上;②肺动脉段中段凸出或其高度≥3mm;③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④肺动脉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⑤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具有上述①~④项中的一项为可疑,两项以上或具有第⑤项一项者可诊断。
(3)心电图诊断标准
主要条件:①额面平均电轴≥+90°。②V1R/S≥1。③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④RV1+SV5>1.05mV。⑤aVRR/S或R/Q≥1。⑥V1~3呈QS、Qr、qr(需除外心肌梗死)。⑦肺型P波:P电压≥0.22mV;或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或当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尖峰型,结合电轴>+80°。
次要条件:①肢体导联低电压;②右束棘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具有一项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项次要条件者为可疑。
必要时可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及放射性核素检查,作为诊断参考。
(4)血流动力学检查:有条件者可做漂浮导管检查,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4kPa(30mmHg),平均压>2.6kPa(20mmHg)可诊断早期肺源性心脏病;平均肺动脉压>4kPa(30mmHg)则应考虑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厚。
【单味中药疗法】
(1)赤芍:赤芍浸膏片,每次2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实验结果显示,本药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肺动脉高压等作用。
(2)水蛭:水蛭粉,每次1g,每日3次,服用2周。研究认为,水蛭具有扩血管、增快血流、消除红细胞聚集、消除血栓、减轻渗出等功能。
(3)冬虫夏草:取冬虫夏草液每次10ml(含生药5g)口服,每日2次,10~14日为1个疗程。临床研究发现,冬虫夏草通过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4)银杏叶:口服银杏叶片400mg,每日3次。银杏叶片主要成分是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具有降低血压,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增进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循环障碍等功能。
(5)红景天:红景天胶囊,每次2.0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研究表明,红景天中主要成分具有抗疲劳、抗缺氧、选择性作用肺血管、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等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PAH和右心功能。
(6)百合:30g,水煎服,每次20ml,每日3次。
参 考 文 献
[1]肖琅,展春.冬虫夏草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中西医实用临床急救,1998,5(7):294
[2]张少军.银杏叶片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20(2):27
[3]张隽,孙培素.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水平及临床意义.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1(24):240
[4]冯恩志,郭振援,杨生岳,等.红景天对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4):261-263
[5]周洵,毕璠,杨秀萍.百合调节阴虚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氧化和抗氧化失衡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院报,2008,3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