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课堂实践

3 课堂实践

教育内嵌于社会系统,教师角色结构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变迁。在个体和社会关系中,个体只能以改变自己的方式改变社会,这是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大学教师角色的舞台、剧本和情景都已经变化,不顺应角色要求的人只能“下课”,新的角色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在海量信息中甄别出符合教育目标和大学生成长的素材;引导学生从高中应试教育过渡到自主自决的专业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帮助学生在碎片化阅读和消费主导的世界中建构完整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基于上述要求,笔者从教师角色结构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对教材进行批判性解读,以协商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大学英语教材的显性功能是通过提供文章训练语言技能,但各种便捷有效的语言学习软件整合了输入、训练、反馈、评价、笔记等功能,就语言技能训练而言,教师处理教材语言维度的角色正在被取代,甚至被超越。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使用教材,需要以教材为中心设计更真实、更具情景性的课堂活动。另外,由于教材文章主要出自英语国家作者之手,语言和文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否认主要英语国家是世界殖民主义的源头,一些入选教材的文章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教师在信息社会是连接学生、媒体、社会和世界的重要节点,他们需要在民族主流文化的高度把握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渗透问题。所以,有必要提供与教材话题相关的其他语言材料,并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观点。

试以《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辨思篇》第四单元Historical Figures为例。该单元的三篇文章介绍了贝多芬、乔布斯和丘吉尔三位历史人物,他们分别为音乐家、企业家和政治家,编者显然考虑了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历史人物是历史的标记,通过人物理解历史或者通过历史理解人物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学生可以二选一。针对该单元,教师设计了如下开放式问题,提前通知学生思考,并在两周课堂时间内通过微助教平台随机选择学生发表观点。

If Beethoven lived in contemporary society,could he cause a stir in the world?

What roles has Churchill played in British colonizing history?In what ways do Chinese still suffer its consequences?

On what conditions do you think it is wise to drop out of university,considering that both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did it?

History teaches valuable lessons for all aspects of life.Can you share with us a story about how past experiences offer you great wisdom about how to do things in the right way?

设计这些问题的主要理念是:提供和文章不一样的视角理解历史人物;通过联通历史人物和学生自身,让学习过程具有现实相关性;通过随机点名和随堂评价促使每个学生做好准备。通过结合教材上关于丘吉尔的溢美之词和教师提供的丘吉尔作为殖民者的嗜血人生的素材,尤其是他在解决中印边界和印巴边界问题上给亚洲埋下的战争祸根,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维度评价历史人物,包括国别、阶级、时代、家庭等。结合诸多视角,丘吉尔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学生们不会盲目崇拜一个给中国带来负面后果的英国人。

第二,组织学生有序登上讲台,让学生在同辈群体和师生互动情景中探索个体生涯发展方向。大学英语课堂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目标是提升和拓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人文性目标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哪种目标占主导地位取决于学生个体因素,如语言知识基础、学习目标和学习专业等。从近几年来的语言学习技术趋势以及本校学生整体水平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更重视人文性目标。人文性目标着眼于人性的培养,通过语言工具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交际能力和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培养符合主流文化要求的接班人。课堂是个微观社会情境,具有持续而稳定的社会关系特点,其中师生关系和同辈群体关系最重要,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应该让这两种关系有利于学生课堂表现。

还是以上述单元为例。开学之初的导学课上,教师在获得学生同意后建立语言学习网络社区,并明确相关规则,包括讨论问题发布、观点陈述规范、考核要求、教师和听众职责等。由于这些规则经过所有学生的讨论和同意,并与平时成绩挂钩,大部分学生愿意以行动支持。学生行动分为:上课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组织观点;上课中等待被随机抽中发言;聆听同学的观点,并准备评价发言人的语言、逻辑和风格;聆听教师的观点并给出反馈。

这项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果。随机抽检的规则迫使所有学生准备,因为它是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每周两次课,每次三名学生登台陈述,大部分学生一个学期能登台2~3次。即使平均登台次数不多,但平时所做的准备让学生获益良多,包括写作、口语和听力等方面。学生为了能拿到3星(最高级),课前抓紧时间准备,有些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准备的材料足有一本笔记。

第三,连接校园和社会,以交流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大学英语只针对大一新生,教师需要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特点。大部分高中生的生活被教师和父母安排,大学生活具有更多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自主和独立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部分学生来得太早。从学业看,大学师生见面时间明显少于高中阶段,但学业负担不一定减少,并且更难。在缺少刚性监督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在大学生活新鲜感消散后开始放松要求,懈怠学业。此外,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并非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意愿,而是受亲友和媒体指导,进入大学后发现不喜欢本专业,这同样会影响学业。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回应学生的关切,促使学生在该努力的时候不懈怠,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基于小组的大学生生涯规划调查,并在课堂上报告样本构成、分析数据、解读数据、发表个人感想等。该调查主要问题如下。

A Group-based Survey on University Life,Career Planning and Goal Achievement

Four researchers ask ten freshmen,sophomore,junior and senior students respectively about their university life,career planning and goal achievement.The subjects to be interviewed by one researcher must be from only one school or college in HUST,and a group will interview subjects from four colleges or schools in HUST.The 4 researchers must cooperate to make a presentation about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explanations.

1.Questions for freshmen st udents

(1)What's your career planning for university life?

A.enter the job market as a Bachelor

B.do Master study

C.do Doctoral study

D.go abroad for Master study

E.go abroad for Doctoral study

F.no career planning

(2)What have you achieved in the first university year?

2.Questions for sophomore students

(1)What's your career planning for university life when you attended college?

A.enter the job market as a Bachelor

B.do Master study

C.do Doctoral study

D.go abroad for Master study

E.go abroad for Doctoral study

F.no career planning

(2)Do you still keep the same career planning?Why or why not?What have you achieved in two years?

3.Questions for junior students

(1)What's your career planning for university life when you attended college?

A.enter the job market as a Bachelor

B.do Master study

C.do Doctoral study

D.go abroad for Master study

E.go abroad for Doctoral study

F.no career planning

(2)Do you still keep the same career planning?Why or why not?What have you achieved in three years?

4.Questions for junior students

(1)What's your career planning for university life when you attended college?

A.enter the job market as a Bachelor

B.do Master study

C.do Doctoral study

D.go abroad for Master study

E.go abroad for Doctoral study

F.no career planning

(2)Have you achieved the career planning?Why or why not?What suggestions about a fruitful university life would you offer to younger HUSTers?

与常规课堂口语活动相比,这个活动的效果比较复杂。第一,不同班级和相同班级内的不同组别之间绩效差距很大,绩效指样本选择、数据呈现、数据解释、语言组织、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吃惊的是,数学学院学生表现最差,整体上没有协作,数据相互矛盾,缺乏全景呈现;重医班表现最好,图表清晰,问题阐释合理而深入。数学学院的学生对于这些简单数据的理解和呈现应该是最好的,他们缺乏的不是能力,应该是态度和学风。第二,通过该活动,那些认真调查的学生们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由于要求每个小组必须调查四个年级的大学生,无论调查者是否认真分析定量数据的历时变化,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活成败之间的定性关系在访谈之后就很清晰了。打算读研的学生总结出大学生活成功的三维度:GPA、英语和科研经历。有的小组得出本校计划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是60%左右,该数据与官方数据十分接近。

这个活动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时间安排。原定的两周时间明显不够,学生难以找到40名学生。第二,小组合作。教师应该和学生协商指定小组领导,开始活动之时就应该决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并跟踪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