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2018学年中,笔者所带的三个班分别是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班,四年制管理专业和土木专业的学生。学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八年制临床医学班的学生语言水平较高,学习主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样学习积极性强,但是英语水平较临床医学班的学生稍弱,土木专业的学生相比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表现不如前两者。这里,笔者以华国栋讲座内容为框架,分析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
(1)学生的语言学习速度有快有慢,有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很适合,但在其他学生看来却觉得过难或过易。例如,临床八年制的学生英语水平高,学习速度较土木专业的学生快。
(2)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式也有不同,有的愿意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更愿意独立学习,而水平较低的学生更愿意合作学习。
(3)在不同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例如,临床八年制班级的学生是本硕博连读性质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更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则更注重语言技能运用的培养。
(4)学生知识结构有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会不相同,例如,医学生更注重医学方面的知识摄入;土木专业的学生偏重理工科知识的学习,管理学院的学生更偏向文科知识的学习。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例如,有的学生选择强强联合,有的学生选择男女搭配,有的学生选择以强带弱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
(6)教师的反馈的方式因学生而异。有的直接在课堂上进行反馈,有的单独私下反馈,尤其是对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更要注意反馈的方式。
(7)学生对课堂环境的喜好也有差别。有的班级喜欢教师唱独角戏,例如,土木专业的学生更习惯被动接受信息,而临床八年制班级的学生更希望教师点拨一下即可。
(8)学生需要不同的帮助来达到集体的和个人的目标。例如来自教师的帮助,来自小组同伴的帮助等。
(9)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内向与外向性格学生的组合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补。
(10)每名学生必须学会新策略,并以不同方式运用策略。例如,高中英语的学习与大学英语学习就完全不同,学生们必须学会用成人思考的方式运用新策略。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差异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性格特征、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差异分层,这样教师就能够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好,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并且理解能力也较好,但是有些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打好基础,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接受起来比较慢,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二是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不同,例如,有的学生注意力只有二十多分钟,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课堂听课效率。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他们的记忆力也是不同的,记忆力好的学生能够牢固记住课堂知识,记忆力较差的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容易忘记;三是思维方式不同,有些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感知对象比较敏感,而有些学生对整体事物感知比较敏感,属于综合型;四是性格特征,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性格外向,善于交际,有些学生性格内敛,不善于表现自己,这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五是兴趣与习惯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进行差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吴树敬,叶云屏,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