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移动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动机现状
态度决定成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态度和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同样,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了解和态度在根本上决定其学习成果。王燕波、黄杰汉(2018)对移动环境下的学习者态度进行过相关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概念并不是完全理解,对英语移动学习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但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的学生占比却高达85.3%,其中78.2%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对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这充分证明学生对移动英语学习还是很认可和支持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仍然有2%的学生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英语移动学习。就移动学习时间而言,学生一般是利用睡觉前、课间、吃饭、等车、排队等碎片时间开展移动英语学习。虽然有部分同学每天坚持移动学习,但学习时间既不固定,也不会很长,一般为10~20分钟。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习者对移动学习还缺乏必要的时间管理策略,笔者认为这跟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动机有必然的联系。
移动学习动机的增强抑或减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移动学习的效果。Dörnyei(2001)将动机减退定义为使人们对某一行为减少或失去动力的具体外部力量,但实际上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包括外部因素,还包括与学习者自身息息相关的一些因素,如学生的情绪和自信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效果。国内学者通过对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将动机减退因素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胡卫星,蔡金亭,2010;汤闻励,2012;苏琪,2015),其中内部因素是学习者因素,如学习经历、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而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学习环境、课程设置、教师行为因素等,其中外部因素是造成动机减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教师行为因素。这个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当下移动环境中学习者动机减退的情况。移动英语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的学习模式,学生有选择移动设备、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时间等的充分自由和自主权,体现出即时性、灵活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对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监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方式,移动外语学习虽然不同于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学习,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对教师在移动外语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还是必须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