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2 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已有研究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校教学模式可大体分为四大类。

2.2.1 博采众长的慕课资源利用

面对丰富的慕课资源,普通英语教师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慕课资源用于自己的教学。慕课资源既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材料,也可以作为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所选择的慕课资源既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作业、测试、阅读材料甚至学习工具;既可以选择一门慕课资源,也可以选择多门课的资源。如在刘小杏、翟小娜、马瑞贤(2016)的研究中,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依托果壳网在慕课平台上筛选视频,供学生课前自学,在课堂上进行疑难讲解和语言输出活动。

这种博采众长的使用方法需要教师对慕课保持关注,不断充实自己的慕课资源。有的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允许在课程结束后回看课程,这样教师一旦加入了一门课,就可以重复利用资源,而不受限于线上课程的开课时间。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灵活利用慕课资源。

2.2.2 以慕课为主的共享型教学

在以慕课为主的共享型教学中,慕课课程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师辅助慕课教师完成教学,典型的例子是高校联盟共享慕课。高校联盟共享慕课由多所高校联合,各校优势学科互补,共享慕课资源,有学分计划,如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http://wemooc.zhihuishu.com/)、优课联盟(http://www.uooc.net.cn/)等。

高校联盟慕课是官方行为,有专门的合作规则(如线上教学与线下辅导的比例和日程)、课程考核规则等。学生通过本校的教务系统选修慕课课程、完成课程任务并获得学分。这种以慕课为主的共享课程往往采取混合式教学,将在线学习与线下研讨结合(管会生,高青松,张明洁,2014),由于有联盟学校教务处参与教学管理,能较好地保证线上和线下的同步。

高校联盟慕课是以慕课为主来实施教学的,慕课教师承担大部分传统的教学职责,如设定课程目标、选择和讲授课程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定考核标准、评定学生成绩等。课堂教师则与慕课教师协调合作,承担班级管理、课堂讨论组织引导等职责(管会生,高青松,张明洁,2014)。从这种模式的劳动分工可以看出,慕课教师取代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导致课堂教师的角色发生巨大变化,教师转变为学习管理者、讨论组织者、促进者、答疑解惑者。这样,线下教师就成了助教,不过,这样教师可以投入真正的教学(Koller,2012),与学习者进行更多交互,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但线下老师能否坦然接受这种角色的转换,如何去适应新角色,这些问题还有待研究。

2.2.3 封装慕课(Wrapped MOOCs)

2012年春,慕课刚兴起不久,Fisher(2014)将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的课程整合到他自己在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讲座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完成他设计的学习任务,这一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秋季学期,他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和课程同步的慕课,不仅观看课程录像,而且要完成慕课中的测试并截屏给他作为他的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学生也可以选择性地参与论坛讨论(Bruff,Fisher,McEwen,et al,2013)。这种围绕慕课来设计课程,将慕课“封装”起来的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学生可以自定步调来学习(有的学生用两倍速来播放课程视频),参与网络和现实课堂的讨论,获得两类课堂中老师和同学的支持。

在外语教学中,当任课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时候,将慕课课程封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节约老师讲授的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难点的分析讲解、讨论和个别化辅导。比如育网开放教育平台(ewant)上刘美君老师的写作课程“英文写作有诀窍”,特别针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学习者,以建立英文思维习惯和避免中式英文为重点进行英语写作教学,这门慕课适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刘美君老师的授课视频,在课堂上则可以更多地给予学生个别化的指导和反馈。

封装慕课可以用来解决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师资缺乏的问题。国外慕课平台上大量存在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可以要求学生选修用英文授课的慕课课程,在用英文听课、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赵德杰,史光孝,2015)。王守宏等(2015)提出慕课+内容依托式教学+大学英语ESP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证研究,证明这种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语言能力。这种教学适合具有相当英语基础的学生,否则学生很容易因为语言障碍而放弃修习专业课程。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这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因为教师不仅需要给学习者提供语言学习指导,还需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跟踪学习者的进度,并不断激励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坚持学习下去。

在封装慕课模式下,慕课和课堂教学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教师对慕课没有控制权,那么慕课和课堂教学在内容和进度方面的同步和耦合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2.2.4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SPOC)

如果只是在慕课平台使用慕课资源,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网络教学管理权限,不容易掌握现实课堂中的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一个更好但往往需要收费的解决方案是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只针对目标群体(通常是在校学生)开放,赋予现实课堂的教师网络课程管理的权限,以解决慕课教学中资源同步、教学管理和师生交互等问题。程少云和杨芳(2017)的研究就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清华大学慕课课程“生活英语听说”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SPOC混合教学。现在一些平台如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提供SPOC模式,以方便教师更好地实施混合教学。

无论是哪种慕课应用方式,大学英语教师都要认识到慕课教学和课堂教学原本都有完整的教学要素,有各自的教学资源、教师、学习者、教学规则、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规范等。而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当一个新的要素进入一个系统后,必然会与原有系统中的要素进行交互,这种交互会引起原有系统结构的调整甚至巨大的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李曙华,2002)。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利用慕课资源时,必须要有系统思考意识,有改变课堂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