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对基于慕课的参与式课堂的反馈

4.1 对基于慕课的参与式课堂的反馈

慕课理论学习+课外练习+课堂讨论与展示以及基于慕课的项目式学习与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很不一样,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主角,他们必须在课后完成学习任务,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或展示。为了调查学生能否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笔者在第一学期期末和项目学习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意识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并正在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如:

大学英语课堂上的部分内容与应试关系不大,重点在于课后的自主学习和改进,主要靠自律。我正在适应。

大学英语不完全是应试教育,对个人的英语综合能力比较看重。我比较适应。

大学英语更加注重自己主动学习,而高中时都是老师督促学习。我大体适应了。

有更多的口语听力练习,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方式更加多样化,还可以做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更多的是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展示,这个是以前没有的学习方式,我能够适应,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起一些作用。

课堂讨论更为开阔,视角更为多样,学习方法更加灵活。我已经适应,在课前都会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以前的英语学习更注重练习讲题,而大学英语学习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与自学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为以前的英语课比较枯燥,所以我更喜欢现在的英语学习方式。

大学英语学习相对于以前的英语学习更加多元,形式多样。我已经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学到了在不同的网站对比同一类资料,筛选出相同的和有分歧的部分,然后再根据已有的东西去推断哪一个网站说的是对的。

但也有一些同学表达了不适应感,如:

大学英语更自由,不只是做题。我还没有适应,因为我还想做题。

不太适应,大学英语没有过多重视语法与词汇,更加重视表达与口语。

课堂不再只是老师唱“独角戏”,互动增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我不太适应,因为有点偏“哑巴英语”,突然转型感觉手足无措,应对不来,很吃力。

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明确意识到了大学英语学习注重综合能力培训,大部分同学正在或已经适应这样的变化,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没有更新,或由于基础薄弱,不能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