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动机和策略研究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快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的步伐,而以网络和移动设备为基本特征的“互联网+教育”也使当下的教与学的活动发生重大改变。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这一大背景下,移动学习(M-learning)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简单来说,移动学习就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借助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和交流,具有灵活、便携、即时和情境性等特点(李青,2014)。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移动学习进行了描述,如Quinn认为移动学习是通过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设备所进行的数字化学习;Keegan指出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和网络学习发展过程中新的发展阶段;而Dye则强调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学习(王燕波,黄杰汉,2018),但总体而言,学者们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著名学者桂清扬(200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这是一次新的学习革命,是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移动学习将给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移动学习将课堂扩展到课堂外,拓展到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资源、设备以及环境支撑。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新趋势。相关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作为大学外语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也深刻感受到移动学习在日常的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将以国内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为切入点,探讨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相关策略,以期改进教学效果,更好地提升后期的英语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