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因材施教策略

3.1 因材施教策略

所谓因材施教策略,是指根据学习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知识水平等,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移动学习资源或方式。众所周知,词汇学习和积累是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词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词汇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会和学生反复强调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但毕竟课堂时间极其有限,所以单词学习和巩固主要是在课外进行。当下方便学生们背单词的App不计其数,其功能也丰富多样,因此笔者要求各个教学班专门建立了单词打卡群,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背单词,将在App上背单词的截图发送群备查。诸如扇贝、极光背单词等因App其强大的功能深受学生喜爱,很多学生很早就有利用这些App积累单词的习惯,当这成为作业和任务之后,这些学生更是热情高涨,有些学生每日背单词量逐渐增加,有的甚至达到每日100多个。为方便统计,笔者特要求学生在群里自主建立相册,每天上传打卡记录到相册,每个学生坚持打卡的天数和单词数一目了然。但在第一周统计的时候,笔者发现有个教学班竟然有三名同学从未打卡,在诧异之余,笔者联系了这三个学生,经过了解,得知他们多年以来一直坚持背纸质单词书,而且都有专门的单词记录本。鉴于此,笔者并未批评这些学生,没有强制要求他们接受笔者的教学模式,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特别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把单词记录本拍照打卡,便于笔者进行评估。

因材施教策略在语音作业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的口语活动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或在讲台展示,这就让口语水平相对较弱或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的学生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因为他们既没有很好地利用小组讨论时间发言,更没有胆量和勇气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考虑到诸如此类的情况,笔者通常在课堂上的口语教学结束时会要求没有在讲台分享的同学在当晚12点之前完成老师在QQ群发起的关于语言作业提交的任务,课堂上已经发言的同学自愿参加。学生的语音只有老师可以听到,不会让口语不好的同学有任何心理负担,而且可以发多条语音,不需要学生必须一次到位完美呈现,这样就激发了不擅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慢慢地,他们的胆量越来越大,越来越敢于面对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效果令人欣慰。这样大的工作量虽然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如果学期初就着手这样做,坚持几次就会有成效。即使口语水平不可能短时间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学生愿意开口并开始进步就是好的开端。

从这两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移动英语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适当拓展和延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同时将以教为主的移动外语学习模式和以学为主的移动外语学习模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既完成了老师关于单词每日打卡的任务,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软件和单词打卡数量;学生口语任务的完成虽有点滞后,但借助QQ平台在自己时间方便或充裕的情况下提交语音作业仍能及时进行口语训练,提升自我,这也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