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主阅读

1 自主阅读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学习者的二语阅读能力呢?Krashen(1985)的输入理论指出大量阅读可理解的输入材料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理想的输入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①输入材料具有阅读者可以达到的理解性;②输入材料的趣味性与关联性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③输入材料具备非语法程序安排;④输入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量。当语言输入可以达到这四个条件的时候,就可以构成有效的语言输入。

Krashen的输入假说表明单单从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材阅读材料的输入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为学生提供平台,构建理想的输入渠道。学生在课外面对林林总总的英文阅读资料,如何才能获取理想的输入?在获取了理想的输入之后,如何才能构建有效的自主阅读?这对外语教学者们提出了挑战。大量外语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情况,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李燕(2019)就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虽然自主阅读动机较强,但是自我效能感较低,阅读策略和知识相对而言较为缺乏。朱茜(2011)就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英文名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受到社会功利思想和浮躁之风的影响,英文名著阅读数量较少。王艳玲(2010)就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外英文原著阅读研究,一年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词汇、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以及文学知识方面都比非实验班学生得分要高。顾静(2020)采取行动研究方法来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具有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操作标准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课外阅读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的自主性。亓明俊和王雪梅(2019)就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深化进行探索,认为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他们以某个高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案例,探究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选材、加工、共享以及反思等方面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上研究从各个角度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情况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进一步表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索和培养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伴随着网络资源的大量开发,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发利用好策平台,管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大规模的课外名著自主阅读训练。好策平台可以对一个学校的数千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课外自主阅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此进行进一步探索。好策平台是否是一个有效便捷的阅读平台?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在好策平台的课外名著自主阅读,是否有效提升了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他们对于课外名著自主阅读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感知?本研究尝试对此进行探索。

好策平台在2018年为学生提供了26本英文原版的书籍,要求学生在一个学年的外语学习中,自己在课外完成两本英文原版书的阅读,每个学期完成一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华中科技大学2018届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抽取了两个班级,进行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