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等原因,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一直备受老师们的青睐,被广泛使用于听、说、读、写、译各个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实践中。大学英语的课堂当然也不会例外,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话剧表演等。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同样适用于移动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而且收效甚佳,本学年开展的外媒杂志《经济学人》的小组学习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经济学人》作为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文章机智、幽默、严肃而不失诙谐,总能比较及时地将读者非常关注的国际大事在最小的篇幅内为读者呈现最多的信息,自出版以来一直很受读者欢迎,更是社会精英必不可少的读物。不管是语言习得还是了解国际大事,《经济学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因此,笔者本学年开始建议学生定期阅读该杂志。本以为这个提议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但事与愿违。2018—2019学年上学期,学生完成此项阅读活动的情况很不理想,在抽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呈渐退之势,主要原因表现为:文章涵盖面广不知如何选择,文本生单词较多导致阅读障碍,文章有深度难以长期坚持,对于政治性文章不知如何判断取舍等。鉴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不能充分引导大家课外在线上进行杂志阅读,笔者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在自行选择完成阅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语言学习、观点讨论、拓展阅读等方面的分享,共同商讨选择合适的文章,在课堂上跟其他小组同学分享。在内容方面,要求各个小组不能局限于某一类文章,而是要在政论性文章、经济新闻、娱乐报道等不同栏目的文章中轮流切换,保障阅读的广泛性和知识的完整性。
事实证明,小组合作阅读的效果比个体阅读的效果更胜一筹,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真正读懂,才会在小组内分享,而且分享时有小组成员的关注和参与,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了杂志阅读的持续性。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移动学习模式的有机融合,也能见证移动环境下英语学习中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如果没有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分享,相互帮助,彼此关注,个体学习者很难一直保持阅读的兴趣,也很难独自坚持阅读有一定难度或深度的文章,即使能坚持,人数也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