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例差异

2 个例差异

笔者于2019年1月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系,教育背景为师范类院校,博士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尽管整个教育阶段学习过教学法、教育学等浅显课程并阅读过相关书籍,但对学科教学、教师教育等方面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在2019年春季学期,笔者授课班级分别为光电、药学和新闻。三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属于工科、理科和文科三个群体,性别构成、知识储备、英语基础和学习动机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一情况笔者在开学之初并未考虑到,也未在寒假的备课工作中针对不同专业有所准备。

在最初的备课稿中,笔者按照之前的教学经验,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出发,以各单元课文的写作手法、叙事者与叙事话语、篇章结构等方面讲解课文,课堂展示的任务以单元为主题,要求学生按照兴趣分组准备,没有对相关任务分层次一一要求。在实际教学两周后,笔者逐渐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各不相同,影响了授课计划和课堂效果。根据学生表现、访谈对话,参照文秋芳教授(2001)的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理论,笔者按照未来工作(专业)需要、加权排名需要、出国考试需要等表层动机的三个维度和个人兴趣、知识储备、表达欲望等深层动机的三个维度来归纳学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