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
除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
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对于以下情况妇女要密切随诊:①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②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病史者。③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必要时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病理学检查。
2.B型超声检查
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3.分段诊刮
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1)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宫颈管搔刮可协助鉴别有无宫颈癌;若B型超声检查确定宫腔内有明显病变,作宫腔内膜活检也可明确诊断。
(2)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后穹隆涂片及宫颈管吸片取材做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不高,分别为50%、65%、75%。近年来宫腔冲洗、宫腔刷或宫腔吸引涂片等准确率高,但操作复杂,阳性也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故应用价值不高。
(3)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有无癌灶存在,大小及部位,直视下取材活检,减少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漏诊。但可能促进癌细胞扩散。
(4)其他:MRI、CT及CA125测定可协助诊断病变范围,有子宫外癌播散者其血清CA125明显升高。目前认为动态增强MRI是评估子宫肌层和盆腔内局部浸润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