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理
2025年11月02日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少年期,病因和病理生理并未完全明了,其疼痛与子宫肌肉活动增强所导致的子宫张力增加和过度痉挛性收缩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
许多研究表明,子宫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是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其中PGF2α使子宫肌层及小血管过程收缩,甚至痉挛而出现痛经,因此原发性痛经仅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期。PGF2α进入血循环引起胃肠道、泌尿道等处的平滑肌收缩,从而引发相应的全身症状。
2.子宫收缩异常
正常月经周期子宫的基础张力小,收缩协调,痛经时,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子宫张力升高,造成子宫血流量减少,供血不足,导致厌氧代谢物积蓄,刺激C类疼痛神经元,发生痛经。
3.血管加压素及缩宫素的作用
月经期妇女体内血管加压素的水平升高造成子宫过度收缩及缺血,引发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
内在或外来的应激可使机体痛阈降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寒冷刺激、经期剧烈运动以及生化代谢产物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
5.遗传因素
女儿与母亲发生痛经有相关关系。
6.其他因素
白细胞介素被认为会增加子宫纤维对疼痛的敏感性;垂体后叶加压素可能导致子宫肌层的高敏感性,减少子宫血流,引发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