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铁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由于在妊娠过程中,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包括铁,如果孕妇不注意饮食中铁的补给,则很容易造成体内铁的缺乏。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也是妊娠中最常见的贫血原因。

妊娠期母体的骨髓与胎儿组织两者竞争摄取母体血清中的铁,一般总是胎儿组织占优势,而且铁通过胎盘的转运是单向性的,因此,不论母体是否缺铁,胎儿总是按其需要量摄取铁,即使在母体极度缺铁时,也不可能逆转运输,故胎儿缺铁的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如果母体过度缺铁,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重度贫血,因胎盘供氧和营养不足而可以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甚至死胎。孕妇重度贫血时常有心肌缺血,以致引起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也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容易发生产褥感染。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赖于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检测。血涂片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60μg/dL,总铁结合力>30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减低到10%~15%。血清铁降低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治疗关键在于预防,目前建议:所有妊娠妇女在孕18~20周都应该开始补充铁剂,剂量为铁剂30~60 mg,从小剂量起,逐步增加铁剂剂量,与饮食同时服用铁剂可以减轻消化道反应,使患者可以坚持服用。如口服疗效差或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病情较重者,可用注射法补充铁剂。

对于重度贫血或已近预产期,且需手术者,可输血或浓缩红细胞,迅速纠正贫血,但需注意,此时孕妇心脏处于高输出量状态,心肌常有缺氧,输血过多过快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故输血宜少量多次。

分娩方式的选择决定于产科指征。应注意预防产后出血,产后继续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