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室检查
(一)组织及体液中梅毒螺旋体的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病损内的梅毒螺旋体,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包括硬下疳,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口腔黏膜斑等。
2.免疫荧光染色或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
用以检测含梅毒螺旋体的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3.银染色
可显示内脏器官及皮肤损害中的梅毒螺旋体。
(二)梅毒血清试验
梅毒血清试验可以根据所用抗原的不同而分为两类:①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心磷脂做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亦称反应素。②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体或其成分来检测抗螺旋体抗体。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现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三种试验。
(1)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test):此试验目前应用较广泛,用心磷脂加卵磷脂及胆固醇为抗原,抗原及对照已标准化,可做定量及定性试验。为一絮状反应试验,需用低倍显微镜来观察结果。操作简单,费用低,除用于血清检测外,还可用于检测脑脊液,以助神经梅毒的诊断。缺点为抗原必须每天新鲜配制。
(2)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test):USR抗原是VDRL抗原的改良。含氯化胆碱,可灭活受检血清,而不需加热灭活血清;还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防止抗原变性,因此抗原不需要每天新鲜配制。也需要显微镜读结果。敏感性与特异性与VDRL试验相似。
(3)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test):RPR抗原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除含氯化胆碱及EDTA外,还加入了高纯度的胶体碳,血清试验阳性时,絮状物呈黑色,可用肉眼观察结果。特异性与敏感性与VDRL试验相似。用一次性涂塑卡片代替玻片做试验,除血清外还可用血浆做试验。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1)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test):用Nichol株梅毒螺旋体作抗原,在患者血清中加吸收剂(非致病螺旋体Reiter株培养物)以去除非特异性抗体(口腔或生殖道中腐物寄生螺旋体所致的非特异性交叉抗体),再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此试验检测的是抗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特别是对一期梅毒,敏感性高于其他梅毒血清试验,它是目前最常用的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用被动血凝法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操作比FTA-ABS试验简单,费用也比它低,因此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目前应用的有两种试验:一种即TPHA,另一种为梅毒螺旋体颗粒凝聚试验(商品名Serodia TPPA)。两者都用超声波粉碎的Nichol株螺旋体悬液为抗原,前者用经甲醛处理的羊红细胞作抗原载体,后者用纯化的明胶颗粒作为抗原载体。
3.几种梅毒血清试验在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中阳性率的比较见(表7-1)
表7-1 未经治疗梅毒患者的血清试验阳性率

从上表可看出一期梅毒以FTA-ABS试验敏感性最高。在晚期梅毒中VDRL及RPR试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呈阴性。
4.梅毒血清试验的应用指征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作为常规试验,还可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可做定量试验,用于观察疗效,是否复发或再感染,鉴别先天梅毒与被动反应素血症。脑脊液做VDRL试验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FTA-ABS试验及TPHA试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一般用来做证实试验,特别是潜伏梅毒及一些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阴性而又怀疑为梅毒的患者。
这类试验所测的是抗IgG梅毒螺旋体抗体,即使患者经足够的抗梅治疗,血清反应仍保持阳性,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5.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
无梅毒者,而梅毒血清反应却阳性,此现象称为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
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的分类。①技术性假阳性反应:由于标本的保存(如细菌污染或溶血)、转送或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所造成,据估计25%的假阳性属这类假阳性。如排除了技术问题,再重复试验,无梅毒的患者,试验即可为阴性。②生物学假阳性反应:不是由于技术性错误,而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况发生变化,其梅毒血清反应出现阳性。但由一些其他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如雅司、品他等地方性密螺旋体病,梅毒血清反应也阳性,对于这些疾病引起的阳性血清反应,一般不列为生物学假阳性,而是真阳性。
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又可分为急性(或暂时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很多非梅毒的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牛痘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性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疟疾、鼠咬热、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实际上任何急性热性病都可能产生一种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这些病例血清反应滴度都低,很少超过1∶8,而且在疾病消退后数周内常转为阴性,在6个月一般都转为阴性。当用FTA-ABS试验或TPHA试验来检测时,血清反应呈阴性。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身。
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在这些假阳性反应中,大多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少数为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呈弱阳性反应,在FTA-ABS试验中螺旋体呈串珠状荧光型。在Lyme病中,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阳性,而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阴性。
6.前带现象
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如VDRL试验)中,有时出现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的结果,而临床上又像二期梅毒,将此血清稀释后再做血清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此称为“前带现象”。其原因是此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量过多,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1%~2%的二期梅毒患者可因此现象而发生梅毒血清假阴性反应。
7.治疗后梅毒血清反应的变化
梅毒患者治疗后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很少发生变化,继续维持阳性,而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发生变化。一期、二期梅毒治疗后3个月血清反应滴度可下降4倍,6个月下降8倍。一期梅毒一年内转为阴性,二期梅毒二年内转为阴性。因此,可用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对患者做疗效观察。大多数晚期梅毒患者在正规治疗后第5年时,血清反应可转为阴性,但有一部分患者仍维持阳性。
8.耐血清性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或USR试验)在一定时间内不转为阴性。早期梅毒患者的耐血清性常与治疗不足或不规则治疗、复发、再感染或与神经系统梅毒等因素有关。晚期梅毒的耐血清性与梅毒的类型及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晚有关;这些患者经正规抗梅毒治疗后,即使再予更多的治疗也不能使血清滴度降低。
(三)脑脊液检查
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早期即可用检查脑脊液(CSF)来发现,而且经青霉素治疗后,常可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病变,因此检查脑脊液对梅毒患者是很重要的。
脑脊液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计数
正常白细胞数应<3/mm3(3×106/L),如白细胞数≥10/mm3(10×106/L),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现象。神经梅毒或无症状的神经梅毒,经青霉素治疗后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可迅速减少至正常。
2.蛋白质测定
正常脑脊液中,大部分蛋白为清蛋白,小部分为球蛋白,故总蛋白量增加或两种蛋白的比例发生改变,即为异常现象。脑脊液中总蛋白量正常为10~40 mg/100 mL,神经梅毒时可稍升高,或高达100~200 mg/100 mL。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作免疫电泳,发现有高分子量的蛋白存在,如α2脂蛋白及α2巨球蛋白。此外,IgG1特别是IgM值也升高,这些均示有血-脑屏障受损。因此检测脑脊液中的Ig及高分子的蛋白有助于评价神经系统梅毒的活动性。
3.抗心磷脂抗体试验
用VDRL试验,虽然敏感性不高,部分活动性神经梅毒此试验可呈阴性反应,但特异性高,如试验结果阳性,具有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