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一)病史
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有输血史等。
(二)临床表现
出现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他原因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和肝区疼痛及乏力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常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慢性肝炎白细胞常常减少;急性重型肝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以显著增加。
2.肝功能检查
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
3.血清学检查
病毒学指标,如病毒的病原学和有关抗体。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为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为有保护性的抗体。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经过一段时间,出现抗-HBs提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急性感染时HBeAg的出现稍晚于HBsAg。e抗原的亚型e1、e2更反映了乙肝病毒复制的活性。
(4)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一般当HBeAg在血中消失,而后出现抗-HBe,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多渐趋稳定。
(5)核心抗体(抗-HBc):在急性感染时,HBsAg出现后2~4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检出。所以抗HBC-IgM多见于感染早期或慢性感染的活动期。
(6)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HBV-DNA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HBV-DNA与HBeAg和DNA-多聚酶呈平衡关系。凡是HBeAg阳性的血中,86%~100%可检测到HBV-DNA。
4.乙肝病毒胎内感染
(1)新生儿脐血清HBsAg阳性可为参考指标。
(2)新生儿脐血清HBcAb-IgM阳性即可确定宫内感染。
(3)如有条件,测脐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更可确诊,但此项指标在国内尚不能推广应用。
(四)症状
以下症状有助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①消化道症状严重,表现为食欲极度减退,频繁呕吐,腹胀,出现腹腔积液。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值>171μmol/L。③出现肝臭气味,肝呈进行性缩小,肝功能明显异常,胆酶分离,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④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出血倾向。⑤迅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⑥肝肾综合征出现,急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