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机体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异常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变化、环境气候改变、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变异等疾病影响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异常,从而导致月经失调。无排卵性功血主要包括青春期功血和绝经过渡期功血,育龄期少见。其发病机理各不相同。
1.青春期
功血青春期无排卵功血的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异常。同时青春期功血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未能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控机理,如果此时受到机体内部和外界等诸多因素的应激刺激或肥胖等遗传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引起功血。
2.绝经过渡期功血
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功血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泡逐渐耗尽,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减低,雌激素分泌量波动,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排卵停止。
3.育龄期功血
可因某种内外环境刺激,如劳累、应激、流产、手术或疾病等引起短暂阶段的无排卵功血。亦可因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长期存在的因素引起持续无排卵性功血。
4.其他因素
无排卵性功血还与子宫内膜出血的自限性机理缺陷有关,如子宫内膜组织脆性增加、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凝血与纤溶异常、血管舒缩因子异常等。
(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少见,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患者有排卵,但黄体功能异常。常见两种类型。
1.黄体功能不足(LPD)
黄体功能健全发育的前提是足够水平的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LH/FSH比值以及卵巢对LH的良好反应,而黄体功能不全的因素主要有卵泡发育不良,LH排卵高峰分泌不足,LH排卵峰后低脉冲缺陷。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又称黄体萎缩不良,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或溶黄体机理异常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使子宫内膜不能如期完全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