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疗后应进行随访判定是否治愈。性伴侣如有感染应同时接受治疗,目前常用治疗方案如下。
1.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头孢曲松250mg,1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0g(女性4.0g),一次肌内注射,或氧氟沙星400mg(女性600 mg),1次口服;或环丙沙星500 mg,1次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有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及儿童禁用)。
为预防同时存在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单用头孢菌素、大观霉素治疗后,继续按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治疗方案用药,一般用多西环素100 mg口服,每日两次,共7d。
2.淋菌性眼炎
淋菌性眼炎应考虑到感染可能波及其他部位,要系统用药。
(1)成人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1.0 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5d;或大观霉素2.0 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5d。如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用水剂青霉素G 10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d。在以上治疗的同时,用等渗盐水冲洗眼部,每1h冲洗1次,冲洗后再用0.5%红霉素眼膏或1%硝酸银液点眼。
(2)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25~50 mg/kg(单剂量不超过125 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7d。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尤其是未成熟儿须慎用;或头孢噻肟25mg/k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7d。如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用小剂量青霉素G,10万U/(kg·d),分2次,静脉或肌内注射(一周龄以下的婴儿每日分4次),共7d。局部处理同成人淋菌性眼炎。如效果不佳,应考虑可能有衣原体感染。
3.淋菌性咽炎
头孢曲松250 mg,1次肌内注射;或环丙沙星500 mg,1次口服或氧氟沙星400 mg,1次口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及大观霉素对本病无效)。
4.淋菌性直肠炎
头孢曲松250 mg,1次肌内注射;或氧氟沙星400 mg,1次口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及四环素对本病无效)。
5.儿童淋病
体重在45 kg以上的儿童,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小于45 kg者按以下方法:用头孢曲松125 m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25 mg/kg,1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0mg/kg,1次肌内注射。如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 10万U/kg,1次肌内注射;或阿莫西林50 mg/kg,1次口服。选择此两种药物时,均应同时顿服丙磺舒25 mg/kg(最大量为1.0g)。
6.妊娠期淋病
头孢曲松250 m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0 g,1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0g,1次肌内注射。为预防同时存在衣原体感染,用上述药物后疗效不佳,可口服红霉素500 mg,每日4次,共7d。
在应用以上各种药物一次剂量不足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用药次数或用量。
(七)有并发症的淋病(包括淋菌性输卵管炎和附睾炎)
头孢曲松250 mg,每日肌内注射1次,共10d;或大观霉素2.0 g,每日肌内注射1次,共10d;或氧氟沙星200 mg,每日两次口服,共10d。如同时有衣原体感染,在治疗后可继续服多西环素100 mg,每日两次,共15~21d(孕妇用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共15~21d)。
(八)播散性淋病
头孢曲松1.0 g,每12 h静脉注射1次,5d后改为250 mg,每日肌内注射1次,共7d。出现脑膜炎或心内膜炎使用头孢曲松1~2g,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脑膜炎疗程约2周,心内膜炎疗程至少4周。
判愈标准:治疗结束后两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符合以下标准:①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②治疗结束后4~7d从患病部位取材作为涂片和培养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