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养成学生行为习惯
2025年11月13日
(三)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养成学生行为习惯
学生日常生活内容庞杂,涉面较广。校园日常生活安定有序,是学生安心求学的基础,也是学校良好运行的前提与保障。民国时期,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宜,亦均由训育部门负责。如学校卫生安全历来都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校训育部门大都设有专门的卫生组负责“办理全校卫生行政事宜、视察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并谋改进,并对于学校卫生教育予以相当建议及辅助”[40],在其主持下,各校会定期开展诸如厨房清洁、垃圾秽水清洁、清扫校园等常规卫生活动和种牛痘、体检等学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以及学生营养、卫生、健康教育的开展等工作,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增强学生体质。再如,宿舍是高校学生的主要生活区域之一,各校训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各高校均设有专门的斋务员,负责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以维持宿舍秩序与卫生,并大都制定有诸如《学生宿舍规则》等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宿舍遵守规章,禁止损害公物、私接电线 、禁用违章器具等。其他如,一些高校训育部门为保护学生财产安全,同时也为防止学生乱花钱,还设有学生零用钱代管业务,接受学生家长委托帮学生代管零用钱,“颇著成效”[41],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
可以说,就内容来讲,民国时期高校训育部门的工作,几乎涉及学生在学校内除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事宜,举凡学生思想、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均由其统筹负责,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通过加强课外、生活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训育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综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