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学术活动,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进学生学识

(一)举办学术活动,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进学生学识

开展学习、学术活动,是一些学生团体,尤其是专业性学术团体的核心任务之一,大体而言,该时期各团体开展的学术活动有:

1.学术演讲

社团经常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某项专门知识开展演讲,如前述之浙大农学院园艺学会在1930年11月的最后10天就举办了三次演讲,分别为:21日夜由钟观光讲《园艺与植物学之关系》、22日下午吴福禛演讲《近年来世界治虫问题之进步观》、29日下午钱天鹤演讲《浙江省园艺事业之前途》[24];工程学会1932年11月先后邀请水利工程专家、时任浙江省水利局工务科长的周镇伦演讲了《杭州自来水业之现状及将来之改进》[25]; 铁道工程专家、杭江铁路局局长杜镇远演讲了《铁路设计及杭江铁路将来之计划》[26];浙江省水利局局长张自立讲演了《海塘工程》等[27]。其他大学如西南联大1942年11月开始举行了由国文学会、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文史讲座。每周举行两次,讲演者以文史两系的教授为主,共讲演56次,直到1943年暑假才结束。第一次由闻一多讲《从人首蛇身说到龙的图腾》,以后有罗常培讲《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雷海宗讲《西汉皇帝的私生活》、杨振声讲《书画同源考》、唐兰讲《甲骨文》、吴晗讲《唐宋时代的战争》等。[28]这无疑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最直接补充,增进了社团成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再理解,扩大了其学术视野,增进了学识。

2.出版专业性刊物

编辑、出版专业性学术刊物,也是各社团开展专业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该时期各校学生社团很多都编辑有本领域的专业刊物,以传递知识,深化专业学习,此类刊物有如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会编辑出版的《土木工程》,以其极强的专业性,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风行海内,深得工程界人士之赞许”[29]。 化学工程学会编辑的《化工》,内容含有摄影、著述、译丛、调查、报告、杂组等栏,文字大部为“本校教授及外界有名之化工专家所撰述,立论新颖,材料丰富”[30]。此外该校还有如文理学院学生自治会编辑的《文理》、机电工程学会编辑的《机电工程》等刊物均在当时校内甚至业内具有一定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东北大学此类期刊有如数理化研究会主办的《数理化杂志》、工学研究会主办的《工学丛刊》、史地研究会主办的《史地学报》、文学研究会主办的《文哲学报》、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教育汇刊》、农业研究会主办的《农业丛刊》、 体育研究会主办的《体育季刊》 、国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学季刊》等;大夏大学学生组织也编辑出版有《现代教育》《政治研究专刊》《商学丛刊》《新垒》《新史地》等专业性期刊。

3.专业科研

除举行学术演讲、出版学术刊物外,各学生团体还组织开展了其他学术科研活动。如前述之浙大森林学会曾专门向学校申请到林场实习林一片作为学会的实习场地,先后进行了倒插、播种等实验,前者如进行了杨类、柳类、法国梧桐等树种的倒插实验,后者如学会专门组织收集了浙江省的重要树种进行播种实验等。再如土木工程学会鉴于当时国内土木工程书籍不足的现实,着手编译国外专业丛书,“以利有志土木者”[31]。可以说此类专业科研活动的展开,丰富了成员的学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各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学术演讲、编辑专业刊物、开展学术科研,开拓了学生的学术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学术基本能力,为其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各高校增添了学术氛围。